岁月缱绻,华章日新。中国光伏产业经历了几十余年跌宕起伏,发展已经步入量质齐升时期。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1亿千瓦、同比增长51.6%。2023年新增光伏装机达216.88吉瓦,同比增长约148%,创历史新高,也近乎是此前4年的总和。 一路高歌的背后却不乏隐忧——价格走低如何破解?供需形势究竟如何?新的增长点又在哪里?如何冲破种种重围,是未来光伏行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另辟赛道 激发新的产能需求 直到踏上嘉峪关的土地,记者才真切感受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苍茫雄浑。 在这片素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广袤戈壁,一片片光伏板组成的“海洋”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为这千古荒芜增添了一抹灵动的生机。华能嘉峪关实证平台光伏示范项目于近日建成,该项目中使用的由爱旭创新研发的ABC(All Back Contact)光伏组件,其组件量产转换效率高达24.2%,连续13个月蝉联TaiyangNews全球组件量产效率排行榜第一,同等面积比采用TOPCon技术的光伏组件功率高6%—9%,在“卷”字当前的光伏行业如同一匹吸睛“黑马”。 据记者了解,目前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走低,硅料环节价格较之前高点已跌去大半,硅片、电池、组件价格紧随其后,跌至低谷。 爱旭股份董事长陈刚看待光伏行业内卷并不悲观:“内卷是行业的自然规律。目前,光伏行业的运行逻辑已经改变,光伏能源规模有多大,成本有多低,决定了未来新的能源体系的发展速度,这也直接催生了N型时代的产生,随着组件成本在系统成本中占比的降低,行业进入了组件同等面积下功率为王的时代。” ABC的“赛道”是否存在产能过剩压力?陈刚表示,目前欧洲的ABC订单数量每个月都在快速增长,而中国市场整体目标是二季度产销平衡,下半年将进入供不应求阶段。 打开销路一定要有过人之处。 4月25日,2024中关村论坛在北京盛大举办,全球科技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国,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50余家外国政府部门和国际组织机构等受邀参会。在论坛上,记者向与会的外国运营商了解到,由于高功率、经济效益好,且外形美观,在诸多竞品中,他们愿意为ABC光伏组件“埋单”。 “ABC产品有三个最大的优势,即功率高、收益多、超安全。”爱旭股份副总经理盛健介绍,功率高指同等面积的组件,ABC比TOPCon功率多出6%—9%;收益多通过三方面性能优势实现,分别是阴影优化、温度系数好、衰减低。TüV测试认证数据显示,ABC比TOPCon在同等阴影面积遮挡的情况下发电量多30%以上。同时,ABC的温度系数为-0.26%/℃,TOPCon是-0.3%/℃,因此在炎热地区发电量具有优势。 良好的性能优势对业主方而言,意味着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而更难能可贵的是,ABC技术还解决了影响整个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即在导线制作方面引入无银化技术。 目前市场上无论是TOPCon还是PERC都需要用银来做导线,陈刚预计,今年光伏行业用银量比去年会有40%—60%以上的增长,而爱旭另辟蹊径,率先开发并量产无银金属涂布技术,其成本比使用银明显降低。 除爱旭祭出的ABC“大招”外,隆基绿能在BC这个新兴领域也是成绩拉满。 记者获悉,就在不久前,由隆基自主研发的背接触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HBC)光电转换效率达到27.30%,再次刷新了单结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的世界纪录。 据了解,这款刷新纪录的Hi-MO 9所搭载的HPBC 2.0技术基于BC技术平台,使用了隆基自有的高品质泰睿硅片,结合隆基创新自研的复合钝化技术,对电池的光线吸收、光电转化和电流传输能力进行了大幅度的优化升级。 “背接触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耐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即使光线辐照不均依然可以高效发电,具有优良的发电效能和可靠性表现,未来市场前景被行业普遍看好。”一位业内专家评价道。 推陈出新 “卷”出来的果实更香 虽然光伏行业从去年以来就持续遭遇量增价跌的情况,内卷愈发严重,但今年的SNEC光伏展依然有全球超3600家企业参展,吸引了超过50万名观众,侧面印证了光伏行业市场热度不减。 “随着全球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加速,太阳能光伏技术和智慧能源系统成为关键。太阳能光伏因其清洁、无限可再生特性,结合技术进步,正引领全球能源转型。”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在此次展会期间指出,“中国作为光伏大国,不仅在产业链各环节占据重要地位,更在技术研发、生产及市场推广上取得显著突破。” 本次SNEC光伏展,700瓦已经成为组件企业标配,其中通威展品达到765.18瓦,天合光能760瓦,东方日升767.38瓦,协鑫720瓦,阿特斯725瓦,三一硅能750瓦,琏升科技740瓦,爱旭股份700瓦,且不乏一些二线企业也展出了700瓦以上的高功率组件。 在推出高功率的同时,创新和转型,正成为光伏行业的趋势。 记者注意到,在今年的SNEC光伏展上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很多头部企业在重视产品效率及可靠性进一步提升的同时,还不约而同将实力聚焦于满足不同市场需求与应用场景。例如,正泰集团一共展出了9款组件产品以及3种不同技术路线的电池片,组件产品方面,其中4款为量产主力产品,5款为场景化应用产品。 一家厂商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目前N型产能在业内属于主流,我们作为最早实现N型产品量产的企业之一,享受到了一轮行业红利,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基础。但在当前周期中,一些企业可能会被淘汰,整个行业都在制定更为细分的产品计划,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为了争取更多客户的青睐,我们这次产品展出就专门区分了面向沙漠与海上场景的光伏组件。” 可见,过去一款产品“通吃”的局面正在发生改变,面向客户细分场景或者特定需求的产品开始增加并成为展出的重点。 协鑫鑫阳光户用公司总经理孙海鹏在展会上透露,协鑫最迟不晚于明年上半年,将光伏钙钛矿产品应用在户用光伏市场,“可用于天窗、车棚等场景,其透明度、图案及颜色均可定制,具备高弱光性、高转换效率、美观等诸多优势。” 推陈出新才能披荆斩棘,适时转变方显英雄本色。光伏产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光伏企业的诸多努力,更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引导扶持。 在6月2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表示,将合理引导光伏上游产能建设和释放,避免低端产能重复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我们还要持续提升光伏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国家能源研发创新平台的引领带动作用,将资源引导向支持先进技术和先进产能的研发与创新,推进高效太阳能电池的关键技术攻关,推动关键基础材料等技术升级。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对光伏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强化标准创新引领,促进产业的健康发展。” 多方布局 提升综合实力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达。尽管业内对光伏组件的技术路线仍有争议,但对多方布局这一战略选择却出奇一致——光伏企业纷纷根据自身实际加入氢能、储能、风能等赛道。 在电网服务、逆变器领域深耕多年的头部企业禾望电气,近年来将一部分重心转向了制氢。 据记者了解,今年上半年禾望电气7.0兆瓦新型IGBT制氢电源在甘肃酒泉玉门油田可再生能源制氢示范项目顺利投运。该项目投产后所产绿氢将为周边工业用氢、交通用氢提供稳定氢源,为水电解制氢技术、设备的研发提供实证平台,探索一条“绿电+绿氢”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隆基氢能凭借其在电解槽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和卓越的产品性能,2023年在碱性电解水制氢系统核心装备的项目招标中脱颖而出,以排名第一的成绩成功中标,获得了15套1000Nm3/h电解水制氢系统订单,占总招标数量的38.5%。 近年来,储能作为解决光伏消纳问题的关键,市场地位高涨,政策利好不断,成为当下光伏企业争相追逐的关键板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和外送通道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开发利用,提高电网对清洁能源的接纳、配置和调控能力,发展新型储能。 李创军在今年6月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型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支撑技术,它的发展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投资就业,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之一。 晶科能源就将资源投入大量倾向到储能板块,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认为,当前的储能规模滞后于光伏发展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光伏在成熟市场的进一步渗透。在光伏产业快速发展的今年,保障能源高效率开发利用尤为关键。因此,钱晶表示,光伏和储能是晶科能源未来发展的两大重要板块,力争在3年至5年内成为全球前三大储能供应商。 作为光伏行业领军企业的阳光电源,业务版图更为全面,涉及风光储氢多元融合。 位于吉林省西部的风光储一体化增量混改示范暨年产3吉瓦时储能装备制造项目,是阳光电源成功开拓风光储氢业务的一次成功示范。阳光新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张许成表示,公司将依据当地新能源特点,计划在吉林大安规划打造“一园、两区、一基地”,包括阳光新能源装备制造园、储能实证实验区、1吉瓦氢基绿色能源示范区、1吉瓦风光储一体化综合能源基地。 天合光能中国区产品及市场总监唐正恺很好地诠释了光储氢一体化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光伏与储能的结合有效解决了清洁能源发电和用电之间的时间差异问题,而氢能则解决了清洁能源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匹配。光储氢结合可以有效利用清洁能源的剩余电力,促进电网的稳定运行。 技术迭代创新,产业链融合发展。光伏产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在突破价格内卷、灵活应变困局等方面表现出了现代制造业的实力和担当。中国光伏企业以创新拼搏不断刷新行业纪录,并快速将研发创新成果产业化落地,形成规模化和生态链,也许正是光伏行业长盛不衰的不二法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