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的“标签化”危机

《太阳能发电》杂志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编辑:admin 太阳能光伏形象危机舆论产能过剩双反
策划:《太阳能发电》杂志编辑部 统筹:秋石 采写:张广明 自诞生以来,光伏行业就从来没有如近几年这么密集地被舆论关注过。  

 

 

 

  策划:《太阳能发电》杂志编辑部
  统筹:秋石
  采写:张广明

 

  自诞生以来,光伏行业就从来没有如近几年这么密集地被舆论关注过。
  来自搜索引擎的结果显示,与“光伏”这一关键词相关的资讯中,仅新闻就达到了400 多万条。
  不过,纵观近几年来的相关新闻报道,大都围绕着“产能过剩”、“双反”、“价格战”、“破产”、“政府救助”等一些关键词。用时髦的话来说,媒体对光伏行业的报道,也表现出了严重的同质化倾向。
  可能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同质化报道,正在逐渐固化着社会大众乃至业内人士对光伏行业的认识。一如此前被舆论热炒的“两头在外,污染留在国内”一样,光伏行业的社会形象,正在不断地被舆论“标签化”和“脸谱化”着。
  诚然,在一个公众对相关产业决策的影响力极为有限的环境中,来自公众的偏负面的认识,或许一时之间还很难给光伏这样一个仍然“高高在上”的行业带来多大的实际影响。
  但这种影响,或许会在光伏行业真正市场化发展时,得以显现。
  光伏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想要成为主要的替代能源,必然需要建基于普通公众的消费之上,这已经被先发展市场的经验所证明。当光伏产品与普通公众产生交集,比如类似德国那样进入普通家庭时,这种固化的行业形象和企业印象,很可能就会左右公众的选择。
  改变这种已开始固化的形象,可能需要政府与行业内企业的合力。毕竟,无论是产能过剩,还是价格战以及龙头企业的破产,均可谓是双方“合力”的结果。而其背后的根源,则在于对市场规律的漠视以及太过于相信行政力量对市场的控制力。
  “将市场的还给市场”,或许是光伏行业改善形象的前提之一。
  近来,已有迹象显示出市场正在往这方面努力。如尚德的破产,就已开始采取市场化的手段重整,而不是一味由政府“兜底”;而地方政府的支持重心,也已开始向应用终端倾斜,不再仅仅支持个体的制造企业。
  但这种努力能走多远还很难说,一些非市场化的思维仍然在延续。比如,对终端应用市场的进入仍在设置前置条件,要与制造业的本地化挂钩;产业政策方面,也依然流行规模准入论;等等。
  思维的惯性是巨大的,全行业亏损、龙头企业频频破产的教训,或许尚未引起一些管理部门足够的警醒。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