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果太大了,一旦出现问题,不但不会“不倒”,反而出现谁也救不了的情况,也就是出现了“大到救不了”、“大到谁也扶不起来”的状态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特约撰稿︱王文静
中国的
企业如果太大了,一旦出现问题,不但不会“不倒”,反而出现谁也救不了的情况,也就是出现了“大到救不了”、“大到谁也扶不起来”的状态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特约撰稿︱王文静
在2010至2011年,许多公司都给出了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比如无锡尚德、晶澳、英利、天合光能等,都声称已经或将要建成GW级企业,后来又宣称要打造3GW级公司、千亿产值公司。 自2011年下半年开始的光伏危机,沉重打击了这样的雄心。在2012年和2013年两年之间,中国少有企业再建新的太阳电池生产能力。 但在2013年下半年光伏市场刚刚转暖的情况下,又有大企业令人不安的扩大生产,试图打造10GW产能的企业。 这种现象,源自中国产业中人们的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就是:规模大可以降低成本;规模大就不会倒,即使到了破产边缘,国家也会出手相救,也就是所谓的“大到不能倒”。 不过,自2013年以来光伏产业界发生的许多事情,如无锡尚德的破产重整、LDK的救赎、上海超日的债务违约等,让人们对这一命题有了全新的认识。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对太阳电池制造业来说,大并不一定带来的都是好处,往往还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特别是企业如果太大了,一旦出现问题,不但不会“不倒”,反而出现谁也救不了的情况,也就是出现了“大到救不了”、“大到谁也扶不起来”的状态。
政策导向下的市场波动无规律可循 太阳电池制造业的“大”有两层含义。 其一是单种产品的产能规模大,比如太阳电池或硅片加工的产能规模,早年为几十兆瓦,之后出现几百兆瓦,上千兆瓦(GW),甚至未来的十几GW。 其二是产业链的大而全,早年许多企业不断向上游延伸,做电池的延伸到做硅片甚至硅料,如今随着市场的紧俏,有向下游延伸的趋势,做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的人都去建光伏电站去了。 无论是这两种含义中的哪种,一味贪大对光伏企业来讲都是有害的。 从本质上讲,太阳电池的市场是一个政策控制下的市场。这种市场特性决定了起码在中期(十年范围内)来看,光伏市场的波动是永恒的,稳定只是暂时的。 这种波动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政策行为决定的波动性;其二是市场行为决定的波动性。前者体现在市场规模受光伏补贴政策、经济状况的影响。后者体现在光伏市场一定的情况下供求关系导致的价格波动。这两种波动不断交替出现,使得光伏企业的生产经营非常难于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