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太阳能发电》杂志编辑部
统筹:秋石
主笔:张广明
资金,或正在成为一度号称“不差钱”的光伏行业最紧缺的资源之一。
恰如理解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需要看中产阶层的生
策划:《太阳能发电》杂志编辑部
统筹:秋石
主笔:张广明
资金,或正在成为一度号称“不差钱”的光伏行业最紧缺的资源之一。
恰如理解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需要看中产阶层的生活状况一样,理解光伏行业的当下和未来,或也同样需要观察这个行业中处于多数地位的二三线中型企业的生存状况。
由暴利而微利,行业的理性回归乃势所必然。但微利时代对规模效益的追求,则对企业的资金和资源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却又恰逢那些追求暴利的资金集体离场。这对处于行业二三线的光伏“中产者”们而言,毫不亚于当下社会在高房价和高通胀挤压下的中产阶层,对前途充满着无奈与焦虑。
选取上市公司作为观察“中产者”群体的标本,一是由于其资讯公开更利于观察,二因其拥有公开融资渠道在某种程度上更具有代表意义。
从横店东磁、盾安环境、向日葵以及超日太阳能等几家均处于行业二三线的中型光伏企业中可以看出,由于有其他主业的支撑,那些半路出家杀入行业者的境况可能稍好一些,而那些以光伏为纯主业的公司,现实可供其回旋的余地已并不大。
尽管不少企业都还远没有到融资“无门”的境地,但问题是如今整个行业的盈利水平是否还能够承受得起动辄近9%高利率的借债?可在“规模效益”的规律面前,不借债扩产无疑又面临着可能被淘汰的命运。
光伏“中产者”们的困局,已无法回避。
融资与扩张两难
尽管在上市时已经获得了数亿的超募资金,但这仍难掩一些在国内上市的光伏企业资金紧张的窘境
■ 文︱张广明
尽管在上市时已经获得了数亿的超募资金,但这仍难掩一些在国内上市的光伏企业资金紧张的窘境。
近日,包括超日太阳、向日葵、横店东磁等纷纷公布了各自的发债计划。其中,超日太阳发行的10亿元5年期债券的招标利率高达8.98%。横店东磁的情况稍好,其发行的同期限的5亿元公司债最终利率为7.00%。
最新公布的业绩预报则显示,超日太阳、向日葵等2011年的净利润均较去年出现大幅下降,而四季度则出现了大幅亏损,代表盈利能力的净资产收益率也大幅下降。从今年的情况看,产品价格仍存在继续下跌空间,整个行业的情况依然不乐观,光伏行业何时能走出困局仍是个未知数。
不过,尽快实现规模扩张又是这些二三线光伏企业应对外部竞争的不得已之举。但在全行业资金偏紧的情况下,这些企业冀望于通过高融资成本来获取喘息机会的企图充满了更多的变数,尤其是那些没有其他主业支撑的上市公司,将会面临更大的压力。
密集的融资计划
近日,超日太阳公告称,其2011年公司债已经发行完毕。根据发行结果,本次债券的发行规模为10亿元,为5年期固定利率债券,最终的发行利率为8.98%。
同样是在2010年于创业板上市的向日葵,近日也公告了其发债计划,并获得了证监会的批准。这也是证监会允许创业板公司发行债券后,第一批发债的企业之一。
此前,作为2009年才步入光伏行业的横店东磁也完成了其发债计划。数据显示,横店东磁本次发行的公司债期限同样为5年,发行利率为7.00%,规模为5亿元。
一般而言,企业债的发行利率除了与债券市场的当前走势有关外,还受发行规模、公司的信用评级以及担保等情况影响。
以超日太阳此次发行的债券为例,尽管其与横店东磁的债券期限相同,同为5年期固定期限,但其最终发行利率却较后者高出了1.98%,这主要与其信用评级、担保等有关,而这也让超日太阳每年多付出近2000万元的利息。
资料显示,超日太阳本期债券无担保,信用评级为AA级,而横店东磁本期债券则由其大股东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提供全额无条件不可撤销连带责任保证担保,其信用评级为AA+,要高于超日太阳。
对比可以发现,虽然横店东磁有部分业务属于光伏业务板块,但其更主要的收入仍然来自于永磁铁氧体、软磁铁氧体等原来固有业务,而后者的毛利率要远远好于当前的光伏业务,这也是其与纯粹从事光伏业务的超日太阳的最大差别,从侧面上也反应了债券市场对当前光伏行业的一个态度。
以此类推,对于完全归属于光伏行业的向日葵而言,由于其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盈利能力,都较超日太阳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其未来的债券发行利率可能要超过超日太阳,创出新高。或许正是预测到这一点,此次向日葵欲采取定向发债模式进行融资,但这对其降低成本会有多大的帮助,还很难说。
大规模扩张之祸
作为2010年11月份才正式上市的企业,仅仅时隔一年之后就开始大规模的发债,超日太阳这种频繁的融资行为也受到了外界的质疑。
根据超日太阳发布的此次发债募资用途,其中4亿元将用于归还即将到期的银行贷款,剩余部分将作为补充流动资金。而数据则显示,2010年上市时,超日太阳实际募集资金高达22.87亿元,其中超募资金近9.93亿元。
对此,超日太阳称,前期在股市中募集的资金目前均已经有了明确的投资项目。因此,尽管该公司当前账面上的货币资金看起来较为充裕,但主要为已明确计划的资本性投资所需。而随着资本性投资计划的实施完成以及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进一步通过发行公司债券等方式补充运营所需的流动资金。
超日太阳自我辩解的背后,也反应了一个事实,即上市之后的大规模扩张。
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末,超日太阳在重大在建项目预计投入将达到19.17亿元,而其实际投入为10.57亿元,尚需投入10.6亿元。投入项目涵盖电池片、组件以及上游的多晶硅等。
其实,对于国内的上市公司而言,上市后即开始简单的大规模扩张之例并不鲜见。
向日葵近日也公告称,将在云南从事光伏电站投资项目,预计项目总投资为15亿元以上。 根据该公司的2011年三季报来看,其上市时所募集的8.31亿元资金均已经使用完毕。与之相对应,其固定资产以及在建工程均较年初大幅增加,其中固定资产增加2.85亿元,增长79.25%;在建工程增加1.66亿元,增长52.15%。
横店东磁的例子则更具有代表性,自2009年介入光伏业务以来,该公司计划投资50亿元发展包括多晶硅、电池片以及组件等项目。从其2011年年报推算,目前的实际投资额约为16亿元,尚需大量资金进行后续投入。
持续前景存疑
不过,对于这些公司而言,当前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难题,在上市时募集资金已基本消耗殆尽后,依靠发债或银行贷款来继续维持扩张是否还是一笔合算的买卖?尤其是在当前市况萧条背景下。
据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统计, 去年我国光伏企业产能达到40GW,产量达到21GW,出口16GW,国内组装仅2.8GW。产能严重过剩使得价格大幅下跌,这让多数光伏企业的财务报表都不再那么好看。
向日葵新近发布的业绩预报显示,2011年,该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14亿元,同比下降17.8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56.75万元,同比下降86.64%。
对此,向日葵解释称,受光伏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下跌影响,尽管公司2011年销售量仍有所增长,但营业收入却同比下降17.81%,同时使得公司综合毛利率从2010年的21.7%下降到2011年的15.1%,影响了营业利润。与之相比, 超日太阳的状况则略好。数据显示,该公司2011年实现收入36.98亿元,较同期增长37.63%;实现净利润8347.46亿元,较2010年下降62.135%。
从整体上看,尽管国内上市的光伏企业仍然实现了一定的盈利,但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2011年四季度均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亏损。根据其年报推算,向日葵在2011年四季度的亏损超过6000万元,而超日太阳同期亏损则要超过1.5亿元。
无独有偶,作为企业盈利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超日太阳2011年9月末的净资产收益率为7.47%,尚不及其此次发债的8.98%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也只有10.15%,这还是情况相对较好的前三季度,四季度的情况可能更差。
与之相比,向日葵的情况要相对更差,该公司2011年9月末的净资产收益率为6.30%,主营业务利润率为6.75%。
受多种因素影响,光伏业正告别以往的暴利时代。因此,盈利能力持续下降带来的后续影响也显而易见,对于一些依靠融资来扩张的企业而言,项目盈利水平能否覆盖高企的融资成本是必须要正视的问题之一,尤其是目前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简单的规模扩张。
但另一方面,对于国内这些处于行业二三线的企业而言,规模化又是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对于这些企业而言,急速扩大规模也是迫不得已的事。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在这种两难境况下,对这些企业而言,只能冀望于能够早日等到行业回暖的时机,以高融资成本换取生存时间。
只不过,这些公司能否等到行业真正回暖的那一天,谁也无法预料。
横店东磁:光伏业务巨亏下投资放缓
曾预投资近50亿元进军太阳能光伏行业的横店东磁,正为此深陷其中
■ 文︱张广明
曾预投资近50亿元进军太阳能光伏行业的横店东磁,正为此深陷其中。横店东磁新近发布的年报显示,受光伏行业亏损拖累,该公司2011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下降79.35%。
数据显示,横店东磁2011年光伏业务实现营业收入为11.0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3.56%;但毛利率为-8.50%,这导致其在该业务板块的亏损至少要超过3亿元。
对比可以发现,在未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情况下,横店东磁光伏板块的收入仍不能覆盖成本,这与毛利率依然超过10%的英利、尚德等一线厂商相比,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也表明该公司在光伏项目运营方面或许还存在很多问题。
受业绩亏损拖累,横店东磁在光伏项目上的投资进度已经明显放缓。该公司年产800MW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及300MW 组件项目基本已经停滞,而其曾欲在内蒙古耗资21.5亿元的6000吨多晶硅项目至今也尚未正式启动。
横店东磁在年报中也承认,受太阳能光伏行业不景气影响,2011年下半年的相应投资放缓,导致工程进度放缓。
不过,对于已经耗资近15亿元的横店东磁而言,仅靠推迟项目进度是否足以应对目前的困局,这或许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雄心勃勃的光伏计划
资料显示,横店东磁的大股东为横店集团,其实际控制人则为横店社团经济企业联合会,后者通过横店集团间接持有横店东磁39.20%的股份。
2009年,横店东磁首次提出进军太阳能光伏行业,斥资近2.82亿元投资100M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项目,该项目各生产线于2010年陆续投产。资料显示,该项目预计年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年净利润8047.7 万元。根据其公布的数据显示,该项目2010年实现的收益约为7300万元,与其预定利润仍有一定的差距。
不过,这并未影响到横店东磁对光伏项目的投资热情。在2010年,横店东磁曾于一年内通过了四个与光伏项目有关的投资决策。根据上述项目的投资规划,横店东磁将为此投资超过26亿元。
如果完成投资规划,该公司的光伏生产业务将涵盖硅片、电池片、组件等产业链中下游,将达到800M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300MW组件、200MW太阳能硅片的产能及13万只石英坩锅产能。
根据规划,上述项目完全投产后,横店东磁的光伏业务年实现收入将超过50亿元,年实现利润总额也将超过10亿元。资料显示,该公司2009年的营业收入为13.5亿元,这仅为其规划中光伏板块收入的27%。上述项目的最终达产,无疑将极大提高横店东磁的整体收入以及利润水平。
但这还不是横店东磁投资计划的全部。2011年8月,横店东磁再次通过了投资6000吨多晶硅生产项目的议案,该项目投资额达到21.5亿元。
亏损之谜
对于横店东磁而言, 也许并未料到2011年光伏市场行情会转变得如此之快。受欧债危机、美国“双反”等因素影响,光伏行业产能出现严重过剩,使得其市场价格也出现深度下跌,跌幅高达50%。这使得一些二三线厂商不得不大幅压缩产能,开工率普遍不足。
受行业大环境拖累,横店东磁的光伏板块也出现了巨额亏损。根据其2011年第三季报以及年报估算,其在该业务板块的亏损至少要超过3亿元。
该公司年报显示,2011年其光伏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05亿元,同比增加13.56%;毛利率为-8.50%,同比减少26.30个百分点。
进一步的数据还显示,由横店东磁太阳能事业部负责的800MW太阳能电池片以及300MW组件项目2011年实现利润总额为-1.96亿元,而杞县东磁新能源有限公司同期则亏损7505万元,这意味着其光伏业务去年的亏损额度将超过3亿元。
对此,横店东磁董秘吴雪萍称,公司目前每个月出货量约在10MW,2011年产能利用率仅为35%,这是导致亏损的主要原因。
据了解,作为该公司200MW太阳能硅片及13 万只石英坩锅投资项目的实施主体,其全资子公司杞县东磁新能源有限公司2011年生产硅片68.28MW、石英坩埚4500只,硅片的产能利用率只有30%,坩埚则更低。
不过,对比可以发现,横店东磁光伏业务板块的毛利率仅为-8.50%,这与其他龙头企业至少10%以上的毛利率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这或许也暴露了其在市场拓展、成本控制等方面的不足。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横店东磁将亏损原因归咎于大环境并不足以回应外界质疑。尽管国内行业龙头尚德、英利等公司也出现了巨额亏损,但其更多是受美国会计准则对资产减值计提标准影响,计提大额资产以及商誉减值而致亏损。反观国内会计准则,则完全不存在这一因素。
从横店东磁的年报来看,尽管2011年以来一些光伏装备的价格已经出现了超过20%的跌幅,但该公司对其固定资产以及在建工程却均未计提任何的减值准备,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违会计准则中有关谨慎性原则。而如果按照相应会计准则去计提资产减值损失,无疑其亏损额还将进一步增加。
数据显示,横店东磁与光伏相关的设备价值为2.94亿元,在建工程则为6300万元,即便按照20%的标准来计提减值损失,则将要计提超过7000万元,其2011年整体能否继续维持盈利还真难说。
投资进度放缓
受亏损影响,横店东磁正在建设的光伏投资项目进度已经明显放缓。
横店东磁在其2011年年报中表示,由于光伏行业急剧变化,多晶硅价格深幅下跌,公司亦需对多晶硅项目的技术进行再认证,故截止2011年12月31日原定6000吨多晶硅投资计划尚未启动。除了上述多晶硅投资项目外,由其太阳能事业部负责的800MW太阳能电池片以及300MW组件项目也已经处于停滞状态。
根据横店东磁年报公布的资料,上述项目截至2010 年12 月31 日完成投资 6.44亿元,只完成其19.71亿元项目总投资的32.70%。吊诡的是,其在2011年年报中则称,截至2011年年末,该项目完成投资6.2亿元,进度为31.47%。对比可以发现,投资进度不但未有向前推进,反倒较前一年有所下降。
此外,在其200MW太阳能硅片以及坩埚投资项目中,推进速度也已经明显减缓。该项目分别于2010年3月以及11月由其董事会通过,项目建设期为二年,到当年年底项目进度就已经达到了48.08%。而其最近的数据则显示,截至2011年年末,该项目进度为71.05%,明显已经放缓。
据了解,该公司当前的硅片产能为200MW、电池片500MW、组件300MW。可以看出,电池片产能仅达到其投资规划中的55%。
对此,横店东磁解释称,受太阳能光伏行业不景气影响,公司下半年相应投资放缓,导致工程进度变慢。
综合来看,横店东磁在光伏板块的投资放缓,除了市场大环境外,也不能排除资金链紧张因素。根据预算,其仅在2010年作出的硅片等四个项目的总投资额就将超过26亿元,其中除了5.8亿元已经明确为向银行贷款外,近20亿的资金均将由该公司自行解决。
数据显示,尽管该公司的流动比率以及负债比率均处于正常水平,但由于其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存货等占比超过80%,而短期借款又远远超过银行存款,因此其短期资金偏紧是不争的事实。
横店东磁的年报则显示,其2011年年末现金以及现金等价物为2.11亿元,而与之相对应的,其短期借款为4.06亿元,二者之间有着约2亿元的缺口。
盾安环境:屡做“折旧”文章的背后
或许是为了避免行业的不景气影响到公司当前业绩,盾安环境接连在多晶硅资产的财务处理上打主意
■ 文︱张广明
盾安环境新近发布的2011年年报显示,其原定年产3000吨多晶硅项目已经于该年的9月份试投产,并且产能进一步扩大到5000吨。
盾安环境表示,力争到2012年年底,多晶硅产量达到350-400吨/月,电耗达到100度/千克,成本控制到25美元/千克。但其能否将成本控制在预期之下,明显面临着较大的压力。根据其多晶硅项目可行性报告,其单位产品电耗为200千瓦时/千克,总成本近40美元/千克。
而据行业研究机构测算,即便是产能扩大到5000吨、实际产量达到2000吨规模时,其多晶硅生产成本也将在28美元/千克以上。按目前市场行情,这一成本显然面临亏损压力。或许是为了避免行业的不景气影响到公司当前业绩,盾安环境接连在多晶硅资产的财务处理上打主意。继将多晶硅业务设备折旧年限由10年延长至20年之后,对已经于9月份试投产的多晶硅项目,以未产生销售为由,并未将高达13.5亿元的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
这一决定的背后,或存在着力保管理层的股权激励行权的倾向。据盾安环境此前通过的对公司管理层的股权激励方案要求,201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2%、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才达到行权条件。数据显示,该公司2011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仅为12.24%。如再提取巨额折旧,还能否符合股权激励方案行权条件,无疑将充满变数。
20亿元进军光伏
主营制冷设备以及空气净化和处理系统的盾安环境,于2009年开始进军光伏业务,并决定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工业园区建设年产3000吨太阳能级多晶硅项目(一期),由其成立全资子公司运作该项目。
根据当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总投资18.82亿元,其中:建设投资17.01亿元,流动资金1.81亿元;项目投产后正常年份销售收入10.77亿元,平均年总成本7.56亿元,平均年利润总额3.11亿元。
除了多晶硅项目之外,盾安环境还于2010年同样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工业园投资建设1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该项目投资额为2.14亿元。此外,该公司还于2011年决定在甘肃投资建设10MW光伏电站项目,项目投资额为1.51亿元人民币。
根据其近几年来先后作出的投资决策,盾安环境计划在光伏领域的投资额将超过22亿元人民币,业务涵盖多晶硅、光伏电站等,分属于光伏产业链的上、下游。
生不逢时
但对盾安环境而言,2011年下半年以来多晶硅价格的大幅下跌,显然让其有些措手不及,面临巨大生存压力。
资料显示,盾安环境内蒙古3000吨多晶硅项目应用的是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工艺。而在考虑软硬件等综合技术成本后,其并没有像国内许多企业那样采用来自俄罗斯的技术,而是主要采用了国内技术。
按照该公司当初项目可行性报告的技术指标,其单位产品电耗为200千瓦时/千克。而根据工信部此后发布的多晶硅行业准入标准,太阳能级多晶硅还原电耗小于80千瓦时/千克,到2011年底前小于60千瓦时/千克。即便按80千瓦时/千克计算,综合能耗也只有130千瓦时/千克左右。而就当前多晶硅30美元/千克的市场行情来看,其近40美元的成本显然没有竞争力。
无论是根据工信部的技术能耗要求还是当前的市场行情,盾安环境的多晶硅项目市场竞争力明显较差。
不过,从其2011年年报来看,盾安环境对原来的生产工艺等可能有所改进,这意味着其成本将较当初设计时有所下降。根据机构测算,当其产量达到2000吨规模时,预计其成本约为28美元,与现在市场价相当,如果产量不足及全年多晶硅价格不能维持在30美元以上,其多晶硅业务盈利面临考验。
推迟计提大额折旧
根据盾安环境年报,该公司多晶硅项目于2010年4月正式动工,已经于2011年9月试投产,年产能由原先规划的3000吨提升至5000吨,且已经入围工信部此前发布的《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首批企业名单。
但盾安环境多晶硅项目是否如其对外宣称的那样于去年9月份投产,还是有所提前,依然存在一定的疑问。根据工信部发布的《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要求,新建项目企业应自投产之日起半年内申请进行准入资格审查。作为首批入围企业之一,盾安环境于2011年12月获得行业准入资格。据此推算,其投产的时间最迟应该为6月份,这较其宣传的9月份又提前了3个月。
资料显示,盾安环境多晶硅项目建设计划投资为17.01亿元。截至2011年年末,上述项目的在建工程账面值为13.05亿元,尚有3800多万的设备未安装。
根据该公司适用的相关会计准则,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先按照估计价值转入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
不过,尽管该项目已经试投产,但盾安环境并未按照相应的财务准则将其转入固定资产并计提折旧,这也受到了外界的质疑。
这已经不是盾安环境第一次在折旧方面做文章。该公司曾于2011年11月发布公告称,将多晶硅项目的设备折旧年限由原来的10年延至20年,仅此一项就为其增加年利润4750万元。
除此之外,上述多晶硅项目还面临着另外的问题——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相关数据显示,尽管光伏装备价格并未如光伏组件、多晶硅等那样出现大幅度下跌,但也有近20%的跌幅。如果严格按照财务规定来看,肯定也要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
类似的问题还不止这一起。资料还显示,盾安环境于2010年同样是在内蒙古乌拉特后旗工业园投资建设10MW光伏电站项目。根据其当时的项目计划,该电站于2010年5月开工,2010年12月投产,建设期6个月,项目总投资为2.14亿元。
但时至今日,该项目仍未有下文。该公司在其2011年年报中则称,截至本报告期末光伏电站项目正在筹建中。
根据这一项目执行主体——内蒙古盾安光伏电力有限公司的财务数据,截至2011年年末,该公司注册资本为3000万,净资产为2847.14万元,这意味着其已经出现了约150万元的亏损。而从该公司公布的资料来看,其2011年年末,在建工程的账面价值仅为114万元,这一电站项目正面临着无疾而终的后果。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上述种种现象表明,盾安环境在多晶硅项目的财务处理上并没有遵循谨慎性原则,而这容易导致资产以及利润的虚增。
此外,在光伏电站项目的投资上则存在着草率行为。根据其当初的项目可研性报告来看,包括电池组件以及逆变器等设备的采购金额近1.5亿元,这些设备是否已经采购?如果采购的话,从项目当初至现在,上述设备的价格均已经出现了较大的跌幅,是否需要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由于其没有对此进行详细的披露,信息披露方面也存在瑕疵。
涉及高管股权激励
综合来看,盾安环境接连更改其多晶硅项目上的财务处理准则,或与其此前对管理层的股权激励方案有关。2010年8月6日,盾安环境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该公司首期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根据该计划,首期股权激励授予日为2010年8月13日,1285万份股票期权将分别授予包括该公司董事长周才良等高管以及其他技术与管理骨干,其中第一期30%的股票期权已经于2011年8月13日解锁,而第二批30%股票期权也将于2012年8月13日解锁。
市场行情数据显示,盾安环境当前的股价在10.2元左右,较其9.18元的行权价格仍有10%的溢价,经济利益仍然可观。而根据其当时确定的行权条件,盾安环境2011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要达到12%,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该公司2011年年报则显示,尽管其2011年净利润同比增长达到了24.56%,但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24%,只比行权条件规定的10%高出2个百分点。
根据现行的会计准则,无论是计提折旧还是减值损失,均将会影响到企业当期的损益,而推迟对多晶硅项目计提折旧以及减值损失,无疑有助于确保其2011年盈利情况可以达到股权激励要求的行权条件。
宁夏日晶:财务指标背离之惑
招股书显示,宁夏日晶近几年的营业收入虽然处于高速增长期,但受整个光伏行业大环境影响,增速已呈现明显放缓势头
■ 文︱张广明
主营晶体生长装备的宁夏日晶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夏日晶)近日公布了其招股说明书,拟发行新股2668 万股。
招股书显示,该公司近几年的营业收入虽然处于高速增长期,但受整个光伏行业大环境影响,增速已呈现明显放缓势头。尽管其宣称尚有正在履行的晶体生长炉合同金额约为5亿元,但从其往年客户构成看,大部分属于目前开工率较低的二三线厂商,能否真正履约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其现有的销售收入确定条件来看,该公司的销售收入与经营活动获得的现金流存在不一致之处,数据真实性存疑。
此外,招股书还显示,宁夏日晶曾存在向实际控制人进行利益输送嫌疑。
增速现放缓迹象
资料显示,宁夏日晶前身为宁夏日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14日,位于宁夏石嘴山市,于2010年11月30日整体改制成立宁夏日晶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光伏装备及相关配套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为单晶硅生长炉、多晶硅铸锭炉及石英坩埚。
截止本次发行前, 宁夏日晶的实际控制人为周凯平、程旭兵、周凯忠(周凯平之弟),三者合计持股比例为74.3%。
宁夏日晶现有的股东结构显示,其具有一定的家族企业特征,其中该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周凯平以及其弟周凯忠(董事、副总经理)持股比例为50.07%;总经理程旭兵夫妻及其亲属共持股24.295%;品质部部长杨金海及其亲属持股也超过6%。
得益于行业整体大环境,宁夏日晶近三年处于飞速发展期。数据显示,该公司2009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仅为7370.85万元;2010年则大增至2.01亿元,增长了172.54%。
在盈利方面,2009年该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1288.69万元,2010年则增至4012.28万元,增幅超过200%。
不过,在2010年非常规高速增长过后,其2011年增速已明显放缓。数据显示,宁夏日晶2011 年收入为3.05亿元,较2010年增长了51.8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6117.99万元,同比增长52%,增速已经开始放缓。
进一步分析来看,宁夏日晶2011年的整体销售收入以及盈利之所以能够继续保持增长,更多的是缘于其当年新推出的多晶硅铸锭炉这一产品,占到了其销售收入的34.46%。而在单晶炉方面,其销售数量基本上与前一年持平,但平均销售价格却下降了7.62%,这意味着其未来的销售收入以及盈利能力能否保持一定的增速,关键在于多晶炉产品。
对此,宁夏日晶称,受光伏行业景气度下降影响,下游客户的规模扩张速度大幅降低,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发行人正在履行的晶体生长炉合同金额约为5亿元,且截至目前不存在已签署的销售合同被取消的情况。
不过, 事实是否真如宁夏日晶所说,可能还有待时间验证。资料显示,在2011年宁夏日晶的前十大客户中,基本上都属于二三线厂商,而后者目前的开工率则普遍较低。比如,2011年其第四大客户——横店东磁所属杞县东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出现大额亏损,且开工率只有约30%,而其第三大客户——拓日新能所属乐山新天源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也出现了亏损。
此外,还有一个现象也值得注意。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宁夏日晶的前十大客户中,长期合作的占比并不高。而其2009以及2010年连续两年的第一大客户——晶科能源已经不在2011年十大客户之列,这从侧面上表明,其客户忠诚度或许并没有其宣称的那么牢不可破。
根据其招股书显示,此次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晶体炉生产线建设项目,拟建设年产500台单晶硅生长炉和300台多晶硅铸锭炉的生产线,扩充公司现有主要产品单晶硅生长炉和多晶硅铸锭炉的产能。
此次产能扩大无疑对其市场销售能力也是一个考验。数据显示,该公司2011年的单晶炉产能为280台,产能利用率为98.93%,产销率为92.06%;多晶硅铸锭炉产量为64台,产销率为82.81%。而其存货的金额则由2009年的1862.34万元增至2011年的7220.68万元,增长了288%。
涉嫌利益输送
数据显示,2009年,宁夏日晶的第一大客户为宁夏晶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夏晶阳),而在2010年,后者则为其第三大客户,当年的销售额为2462.69万元,占其同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12.00%。
资料显示,宁夏晶阳的股东并非别人,而是宁夏日晶实际控制人周凯平之妻倪娜。除了作为经销商外,宁夏晶阳还代宁夏日晶采购部分原材料,加价后销售给后者,从中赚取一定的差价。
对此,宁夏日晶解释称,尽管作为关联公司,但无论是经销产品还是采购原料,宁夏晶阳所赚取的差价均在合理范围之内,不存在向后者进行利益输送行为。并且,由于其销售队伍以及销售体系不完善,通过宁夏晶阳对外进行销售,也有一定的必要性。
资料显示,2009年和2010年宁夏晶阳对外销售加价率分别为1.34%和2.77%,原材料采购方面的加价则为10%。上述解释或许有其合理之处。但通过公开信息分析发现,宁夏晶阳这个经销商的存在必要性仍然要大打折扣。
资料显示,在宁夏日晶公布的前十大客户中,与宁夏晶阳的客户存在着重叠之处,这意味着其所谓的必要性说法并不成立。
据其招股说明书披露,2009年,宁夏晶阳对乐山新天源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销售收入为467.52万元,而同年,该公司同样也是宁夏日晶的客户,对其销售收入为77.4万元。
即便从成本的角度来看,虽然已有经销商宁夏晶阳,但宁夏日晶同期的销售费用率却仍要大大高于同行业内公司。数据显示,2009年宁夏日晶的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2.22%,要远远高于同行业内京运通同期的0.76%、天龙光电的1.54%;而2010年,其销售费用率虽降至1.70%,但仍高于京运通的0.89%。
此外,在宁夏晶阳注销清算之前,2010年10月曾将其605万元的债权转让给了宁夏日晶,用于抵偿其对后者的债务。而上述债权大部分属于应收账款,对于这部份欠款是否已经收回,宁夏日晶在其招股说明书中并没有做进一步的说明。
财务指标背离
根据宁夏日晶的销售价款结算模式,在合同签订日以及发货前等不同阶段,需要按不同比例支付一定的销售价款。与此同时,根据其销售收入确定条件,只有在设备验收合格后,才能确认收入。
上述规则可以简单的理解为, 在销售收入确定之前,其就已经获得了60%~90%的销售价款。与之相对应的,也即意味着其经营活动获得的现金流要高于其主营业务收入。
不过, 从宁夏日晶的财务报表来看,与此有很大的出入。数据显示,该公司2009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7370.85 万元,而同期经营活动获得的现金流则只有5490.88万元,即便是按照同步结算来看,二者之间仍有着近1800万元的缺口;2010年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2.01亿元,而同期的经营活动获得的现金流则为1.88亿元。
无独有偶,作为与其销售价款结算模式以及相应的收入确定原则相背离的另一数据则来自于——应收账款。数据显示,近三年,该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呈逐年增加之势,已经由2009年的207.47万元增至2011年末的5120.31万元。 与之相对应的是,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已经由2009年的71.24降至2011年的7.31。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上述数据表明,受产能过剩带来的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在全行业资金链整体呈现紧张之际,宁夏日晶并没有坚持其招股书中宣称的那种销售价款按比例预付的销售模式,这可能是其销售收入与现金流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
不过,对于宁夏日晶而言,这种并未能够落实的结算模式却为其带来了另一大便利,即有助于突击做大申报期的主营业务收入。根据其招股书披露,2009年的销售收入中,其中有5200多万元的销售额的合同签订日期为2008年,占了其同期7370.85 万元主营业务收入的7成;在2010年,同样有2530.77万元销售收入的合同签订日期为2008年以及2009年,超过其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10%。
招股书显示,宁夏日晶近几年的营业收入虽然处于高速增长期,但受整个光伏行业大环境影响,增速已呈现明显放缓势头
■ 文︱张广明
主营晶体生长装备的宁夏日晶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夏日晶)近日公布了其招股说明书,拟发行新股2668 万股。
招股书显示,该公司近几年的营业收入虽然处于高速增长期,但受整个光伏行业大环境影响,增速已呈现明显放缓势头。尽管其宣称尚有正在履行的晶体生长炉合同金额约为5亿元,但从其往年客户构成看,大部分属于目前开工率较低的二三线厂商,能否真正履约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其现有的销售收入确定条件来看,该公司的销售收入与经营活动获得的现金流存在不一致之处,数据真实性存疑。
此外,招股书还显示,宁夏日晶曾存在向实际控制人进行利益输送嫌疑。
增速现放缓迹象
资料显示,宁夏日晶前身为宁夏日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8月14日,位于宁夏石嘴山市,于2010年11月30日整体改制成立宁夏日晶新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营业务为光伏装备及相关配套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为单晶硅生长炉、多晶硅铸锭炉及石英坩埚。
截止本次发行前, 宁夏日晶的实际控制人为周凯平、程旭兵、周凯忠(周凯平之弟),三者合计持股比例为74.3%。
宁夏日晶现有的股东结构显示,其具有一定的家族企业特征,其中该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周凯平以及其弟周凯忠(董事、副总经理)持股比例为50.07%;总经理程旭兵夫妻及其亲属共持股24.295%;品质部部长杨金海及其亲属持股也超过6%。
得益于行业整体大环境,宁夏日晶近三年处于飞速发展期。数据显示,该公司2009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仅为7370.85万元;2010年则大增至2.01亿元,增长了172.54%。
在盈利方面,2009年该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仅为1288.69万元,2010年则增至4012.28万元,增幅超过200%。
不过,在2010年非常规高速增长过后,其2011年增速已明显放缓。数据显示,宁夏日晶2011 年收入为3.05亿元,较2010年增长了51.8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6117.99万元,同比增长52%,增速已经开始放缓。
进一步分析来看,宁夏日晶2011年的整体销售收入以及盈利之所以能够继续保持增长,更多的是缘于其当年新推出的多晶硅铸锭炉这一产品,占到了其销售收入的34.46%。而在单晶炉方面,其销售数量基本上与前一年持平,但平均销售价格却下降了7.62%,这意味着其未来的销售收入以及盈利能力能否保持一定的增速,关键在于多晶炉产品。
对此,宁夏日晶称,受光伏行业景气度下降影响,下游客户的规模扩张速度大幅降低,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发行人正在履行的晶体生长炉合同金额约为5亿元,且截至目前不存在已签署的销售合同被取消的情况。
不过, 事实是否真如宁夏日晶所说,可能还有待时间验证。资料显示,在2011年宁夏日晶的前十大客户中,基本上都属于二三线厂商,而后者目前的开工率则普遍较低。比如,2011年其第四大客户——横店东磁所属杞县东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出现大额亏损,且开工率只有约30%,而其第三大客户——拓日新能所属乐山新天源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也出现了亏损。
此外,还有一个现象也值得注意。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在宁夏日晶的前十大客户中,长期合作的占比并不高。而其2009以及2010年连续两年的第一大客户——晶科能源已经不在2011年十大客户之列,这从侧面上表明,其客户忠诚度或许并没有其宣称的那么牢不可破。
根据其招股书显示,此次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晶体炉生产线建设项目,拟建设年产500台单晶硅生长炉和300台多晶硅铸锭炉的生产线,扩充公司现有主要产品单晶硅生长炉和多晶硅铸锭炉的产能。
此次产能扩大无疑对其市场销售能力也是一个考验。数据显示,该公司2011年的单晶炉产能为280台,产能利用率为98.93%,产销率为92.06%;多晶硅铸锭炉产量为64台,产销率为82.81%。而其存货的金额则由2009年的1862.34万元增至2011年的7220.68万元,增长了288%。
涉嫌利益输送
数据显示,2009年,宁夏日晶的第一大客户为宁夏晶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夏晶阳),而在2010年,后者则为其第三大客户,当年的销售额为2462.69万元,占其同期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12.00%。
资料显示,宁夏晶阳的股东并非别人,而是宁夏日晶实际控制人周凯平之妻倪娜。除了作为经销商外,宁夏晶阳还代宁夏日晶采购部分原材料,加价后销售给后者,从中赚取一定的差价。
对此,宁夏日晶解释称,尽管作为关联公司,但无论是经销产品还是采购原料,宁夏晶阳所赚取的差价均在合理范围之内,不存在向后者进行利益输送行为。并且,由于其销售队伍以及销售体系不完善,通过宁夏晶阳对外进行销售,也有一定的必要性。
资料显示,2009年和2010年宁夏晶阳对外销售加价率分别为1.34%和2.77%,原材料采购方面的加价则为10%。上述解释或许有其合理之处。但通过公开信息分析发现,宁夏晶阳这个经销商的存在必要性仍然要大打折扣。
资料显示,在宁夏日晶公布的前十大客户中,与宁夏晶阳的客户存在着重叠之处,这意味着其所谓的必要性说法并不成立。
据其招股说明书披露,2009年,宁夏晶阳对乐山新天源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的销售收入为467.52万元,而同年,该公司同样也是宁夏日晶的客户,对其销售收入为77.4万元。
即便从成本的角度来看,虽然已有经销商宁夏晶阳,但宁夏日晶同期的销售费用率却仍要大大高于同行业内公司。数据显示,2009年宁夏日晶的销售费用占营业收入比例2.22%,要远远高于同行业内京运通同期的0.76%、天龙光电的1.54%;而2010年,其销售费用率虽降至1.70%,但仍高于京运通的0.89%。
此外,在宁夏晶阳注销清算之前,2010年10月曾将其605万元的债权转让给了宁夏日晶,用于抵偿其对后者的债务。而上述债权大部分属于应收账款,对于这部份欠款是否已经收回,宁夏日晶在其招股说明书中并没有做进一步的说明。
财务指标背离
根据宁夏日晶的销售价款结算模式,在合同签订日以及发货前等不同阶段,需要按不同比例支付一定的销售价款。与此同时,根据其销售收入确定条件,只有在设备验收合格后,才能确认收入。
上述规则可以简单的理解为, 在销售收入确定之前,其就已经获得了60%~90%的销售价款。与之相对应的,也即意味着其经营活动获得的现金流要高于其主营业务收入。
不过, 从宁夏日晶的财务报表来看,与此有很大的出入。数据显示,该公司2009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为7370.85 万元,而同期经营活动获得的现金流则只有5490.88万元,即便是按照同步结算来看,二者之间仍有着近1800万元的缺口;2010年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2.01亿元,而同期的经营活动获得的现金流则为1.88亿元。
无独有偶,作为与其销售价款结算模式以及相应的收入确定原则相背离的另一数据则来自于——应收账款。数据显示,近三年,该公司的应收账款余额呈逐年增加之势,已经由2009年的207.47万元增至2011年末的5120.31万元。 与之相对应的是,该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已经由2009年的71.24降至2011年的7.31。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上述数据表明,受产能过剩带来的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在全行业资金链整体呈现紧张之际,宁夏日晶并没有坚持其招股书中宣称的那种销售价款按比例预付的销售模式,这可能是其销售收入与现金流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
不过,对于宁夏日晶而言,这种并未能够落实的结算模式却为其带来了另一大便利,即有助于突击做大申报期的主营业务收入。根据其招股书披露,2009年的销售收入中,其中有5200多万元的销售额的合同签订日期为2008年,占了其同期7370.85 万元主营业务收入的7成;在2010年,同样有2530.77万元销售收入的合同签订日期为2008年以及2009年,超过其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