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设备商的薄膜陷阱

严凯 来源:凤凰网 编辑:admin 跨国设备商的薄膜陷阱
中国薄膜电池企业正经历来自多晶硅价格暴跌所带来的痛楚。本报获悉,包括尚德、新奥、赛维、汉能等在内多家企业的薄膜电池扩张计划因为技术和市场的因素受阻。 这些企业原本希望引进用硅更少、成本更低的薄膜技术来抵消多晶硅价格上涨所带
百世德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计划分阶段达到总产能为1GW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设计产能。
  
  当年6月份,百世德宣布将在江西南昌投资建设1000兆瓦太阳能二代双节薄膜电池,其中一期投资25亿美元。该公司时任总裁方朋说,江西的太阳能薄膜电池厂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企业。
  
  直到2009年11月中旬,赛维才宣布两条生产线基本完成设备安装调试,正式投产后实现产能130兆瓦,转换率达8%-8.5%。
  
  两个月后,方朋便跳槽到了晶澳,担任该公司的CEO。上述权威专家透露,方朋此次跳槽实际上是因为百世德的薄膜计划遭到挫折所致。记者未联系上赛维对此事置评。
  
  百世德对外宣布1000兆瓦薄膜计划,但实际仅100多兆瓦产能。“这100多兆瓦也是不想上的,但迫于订单不得不上。”该专家称。
  
  据悉,当宣布其薄膜计划时,赛维已经签订了来自美国、德国和西班牙等国的薄膜太阳能电池采购订单超过200兆瓦(总价约3.8亿美元)。
  
  同样遭受困境的还有汉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汉能”)。这家以水电业务为主导产业的民营发电企业在薄膜电池领域的雄心更大。
  
  2009年7月,汉能与广东河源市签署协议,计划投资280亿元建设太阳能光伏产业研发制造基地。
  
  该公司第一阶段投资80亿元,引进4条生产线,并计划2009年10月前动工。这个项目直到2010年1月份才正式动工。汉能董事局主席李河君称,汉能河源太阳能光伏产业生产研发制造基地计划明年(2011年)年底前实现600兆瓦全部投产,到2012年、2015年分别实现1000兆瓦和3000兆瓦全部投产。
  
  河源当地一位人士说,汉能的薄膜项目进展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快。对此,记者致电汉能副总经理莫正辉,莫未予置评。
  
  汉能位于四川双流的太阳能产业研发制造基地是汉能计划建造的第二个薄膜生产基地。该项目早在2009年10月底签署协议。
  
  根据协议,汉能投资200多亿元,实现1GW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能力。汉能宣称,双流项目将于3月底正式动工。但同样位于四川的峨眉半导体材料厂副厂长丁国江说,没听说汉能此项目的进展。
  
  峨眉半导体材料厂是最早从事半导体材料研究的企业。目前,这家公司正立足于晶硅材料的生产和研发,而对于非晶硅薄膜技术,则处于观望阶段。“主要是技术上还不够成熟。”丁国江说。
  
  孟宪淦说,现在看来,国内的一些企业对薄膜的市场情况研究不够透彻,并没有很好地考虑产能建成后产品的订单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