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的中国光伏行业,显然很热闹。一系列令世人瞩目的事件此起彼伏、波诡云谲,不仅搅动着光伏江湖充满血雨腥风,亦令高居庙堂之政要亲涉唇枪舌剑。
这些事件,对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也必将深远影响其未来的发展格局与走向。值此年关之际,
7.《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设置行业准入门槛 2013年9月,工信部制定并发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随后,在10月发布了《光伏制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暂行办法》。 11月28日,工信部发布公告,将符合《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第一批企业名单予以公示。经企业申报、省级工信部门核实推荐、国家工信部组织专家进行书面复核而制定。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加强光伏制造行业管理,规范产业发展秩序,提高行业发展水平,加快推进光伏产业转型升级。 此次共有134家光伏生产企业入围公示名单,主要涵盖了多晶硅、电池、组件、硅棒、硅片几个业务领域,其中主营业务涉及组件生产的企业有60家,电池生产的企业47家,多晶硅生产企业11家,其余则为硅锭、硅棒、硅片生产企业。 准入门槛的设立,意味着政府开始积极介入,以解决光伏行业的过剩难题。这有利于引导行业投资、规范行业发展秩序,或将加大行业兼并整合力度。不过,作为一个新兴的技术性行业,光伏产业尚未显示出明显的发展规律,此举利弊,尚有待时间检验。
2013年7月,一周内有三家太阳能企业提交破产申请,这是继上一轮价格急速下滑时Q-Cells等太阳能巨头破产、中国无锡尚德宣告破产之后,又一轮新的破产潮。申请破产的三家企业是德国的Conergy和Gehrlicher太阳能公司,以及夏威夷太阳能企业Hoku。这三家太阳能企业均把自家的垮台归咎于全球光伏市场的激烈竞争。 Hoku是美国的太阳能多晶硅巨头企业,正向波卡特洛联邦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其债务约为十亿美元。Hoku的合作伙伴包括晶科能源、尚德等。 Conergy曾经是欧洲最大的太阳能集团,2007年该公司市值超过22亿欧元,而目前仅为5700万欧元左右。消息称,该公司部分股权将被一家亚洲投资者收购。 德国另一家公司Gehrlicher Solar也成为最新申请破产的企业,负责全球兆瓦级光伏发电专案的规划、建设、融资与运营。该公司在2012年EPC公司规模排名中排在第22位。 事实上,2013年7月,申请破产光伏企业的并不只这三家,且2013年光伏产业的破产潮并不只一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