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难找背后的思维命题

张广明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编辑:wutongyufg 屋顶光伏政绩光伏电站
这也要求光伏电站投资的相关各方,切实从收益率的角度去对待投资,而不是因为政绩、跑马圈地这样的思维,才有可能盘活并利用更多的屋顶资源。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记者:张广明  将优质的屋顶资源,可能会成为制约分布式发展的最大因素。一些机构的实地调研,则印证了这一判断。

  三大有利因素
  不过,综合分析来看,屋顶资源的解决方面,也有不少积极迹象传来。
  首先,在盘活资源方面,地方政府可能会有更大的作为。近日,由于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的亲自调研,“嘉兴模式”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从其“嘉兴模式”的实质内容来看,更多强调的是政府的引导作用。这正在被许多地方政府效仿——通过发挥政府的作用来统一屋顶资源的开发。
  在这种模式下,区域内的龙头企业在获取资源上面,可能会优先受益。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国际能源研究所所长王进认为,在屋顶资源方面,主要涉及合同模式、租金如何支付等问题。
  其次,在二氧化碳排放被纳入政绩考核的大背景下,可能会倒逼一些工业企业将屋顶资源最大化地利用起来,这无疑将增加资源存量。
  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考核评估办法》的考核要求,在目前的权力机构运行模式下,地方政府很可能会将政绩考核压力分解并转移到相应的企业,尤其是那些高耗能企业。这样的结果,会促使许多高耗能企业增加对光伏电站的积极性,由此将有尽可能盘活其现有的屋顶资源。
  从以往的信息来看,许多高耗能企业对利用其现有屋顶资源建设光伏电站是存在着较大的兴趣的,目前的关键,则是要增加对这部分群体的光伏知识普及,并尽可能找到更为简洁的涵盖项目审批、建设、后期管理等一条龙式的商业模式。
  相关数据显示,全国既有建筑面积超过400亿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占70%,工业建筑占15%,公共建筑占15%。
  从数据上看,尽管工业建筑所占比例不大,但结合收益率以及用户需求来看,工业建筑光伏屋顶项目可能是最具市场爆发力的部分。
  再次,对于现有的光伏电站投资的相关方,包括地方政府、投资者等,则应该转变观念,摒弃一味追求项目规模的思维。
  其中更为关键的是,地方政府应该摒弃政绩观,并对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政策进行调整。尤其是应该修改那些只鼓励大型项目的扶持政策,以做到对大小项目一视同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