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竞争的“类IT业”隐忧

张广明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编辑:admin 光伏竞争的 IT 腾讯
新进入者是凭借技术以及产品的创新,还是凭借一些商业因素而进入,很可能关系到这一领域后续的创新能力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 原标题:“类IT业”竞争隐忧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2016年7月刊 &

 

  李冶表示,在抓紧推进示范工程的同时,下一步将研究设立国家级的能源互联网研发平台,特别是根据试点项目的推进情况制定一批急需的标准和规范。
  具体到光伏行业而言,与能源互联网相关的概念和商业模式,既包括电站运营和维护,也包括电站发电量数据在电站交易中的应用,以及更加直接的电量交易、电站资产的交易等。
  有机构发布的报告认为,2016年将是光伏领域的能源互联网落地的元年,对于能源互联网来说,前两年都是概念因素驱动,但如果没有光伏电站作为基础性资产的话,能源互联网则只能是空中楼阁。
  “目前中国光伏电站装机累计规模已经超过50GW,成为全球第一大光伏国,未来‘十三五’期间要达到150GW,到2030年累计装机规模要达到400GW。那么,能源互联网的根基已经确定,相应地会支持能源互联网的标的崛起。”上述报告表示。

  竞争态势受关注
  资料显示,近几年来,已经有不少企业涉足针对光伏领域的能源互联网,但主要集中在运维方面。从今年5月份的上海展会来看,围绕电站而衍生的运维等增值服务,正成为一个新的关注点,进入这一领域的企业也正在逐步增多。
  不过,就目前来看,这一领域内的企业仍以小企业为主,市场仍然处于较为分散的状态,这也为该行业的后续发展态势带来了不确定性。
  有市场人士认为,新进入者是凭借技术以及产品的创新,还是凭借一些商业因素而进入,则很可能关系到这一领域后续的创新能力以及整个行业的发展。
  这些商业因素包括,依靠企业本身规模较大,能够获得贷款以及其他融资支持,能给予更长时间的产品销售的信用账期,简单的价格战,等等。
  “其实,商业因素的竞争已经在这一领域出现,有的体量大的企业可以给客户半年甚至是更长的销售账期,但小企业根本做不到这一点。自然,即便你进入这一领域再早,产品再好,也很难有优势。”上述市场人士表示。
  其实,不但在电站的衍生服务领域,在上游的硅料、逆变器甚至是辅材等领域,也都需要预防类似的苗头。或者说,已经出现了这样的现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