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大佬齐议光伏电价调整:事关国家清洁发展与减排大局,宜审慎决策

吴军杰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编辑:dongyiqiang 光伏电价调整市场
近几日,多时未见的重度雾霾,再次突袭京城。与此同时,清洁能源领域很重要的一个行业会议——中国光伏大会,正在北京新国际展览中心召开,但会场已“沦陷”于雾霾中......
 
  华为智能光伏常务副总经理胡宣春:长期依靠补贴发展的行业长久不了,但降价是把双刃剑,宜谨慎使用。企业只有通过技术创新,才能真正让行业健康持续发展,才能最终降低对补贴的依赖,实现平价上网。

  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监刘笑:对光伏电价的测算方式应予公开
   
  电价的调整,应对其所依据的电价测算方式予以公开,并且应该考虑弃光限电以及补贴拖欠对企业带来的资金成本上升和利润下降等因素。在大幅度压缩补贴的同时,应该同步解决补贴拖欠问题,并尽快发放到位。中国光伏电站近年规模虽然上升很快但是光伏发电量依然占比很小,补贴资金不足不应以简单的降补贴作为解决方式。建议不应忽略目前化石能源的环境污染成本和清洁能源改善环境所带来的收益。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赵玉文:价格的最基本因素就是成本,我们有成本的依据,但政策制订者一定是应该很科学的,意见稿是否是根据严格的成本依据制定出来的?要遵循价格制定的基本原则,如果人员不够,可以聘请一个专家组。

  “补贴”这一说法是不对的,这是从各用电户征收上来的专款,不是财政给出来的补贴。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院时璟丽:决策方面不够细腻,产业方面不够自律。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光伏电价的制订定不能再走与煤电标杆电价挂钩的老路,而是要遵循成本加合理利润的模式,特殊的项目可以采用竞标方式。


  在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制定中,说到底,存在着一个我们究竟是否真心要发展清洁能源的问题。只有足够清晰的回答了这个问题,其他问题才有可能迎刃而解。包括技术如何升级、资金如何筹措、产业如何规范,以及与其他能源之间谁该优先谁该退出等等诸多问题,都将不再是问题。

  当下这场来势凶猛的雾霾,无疑是再次的警醒,如果连生存都成问题了,再论其余又还有何意义。

  从这个角度而言,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者,还是业内企业,都应该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清洁能源行业面临的发展难题。

  最后,推荐笔者去年旧文一篇《谁更应该为清洁发展买单?》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