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两淮采煤沉陷区等国家光伏领跑者基地和金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示范县建设。积极组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鼓励采用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光伏+”模式建设光伏电站。大力推广厂房、公共建筑等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2020年,全省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到800万千瓦。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安徽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4月30日 (此件公开发布) 安徽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十三五”时期(2016-2020年)是我省决战决胜全面小康、加快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关键时期。为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动我省能源消费、生产、科技、体制革命和扩大区域合作,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支撑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较快发展,根据《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本规划。 一、“十二五”能源发展情况 “十二五”以来,全省能源系统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全面转型、加速崛起、兴皖富民主线,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大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加强能源行业节能减排,能源经济平稳运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方式积极转变。 (一)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2015年,能源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931.9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5%。其中,电力工业增加值456.1亿元,是全省第8大工业行业。规模以上能源企业创造税收270.4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18.6%。6家能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占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的22.2%,其中省电力公司、淮北矿业集团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新能源产业产值641.2亿元,比上年增长18%。 (二)供应保障能力增强。“十二五”期间,建成朱集东、口孜东、邹庄等8座现代化煤矿,新增产能2010万吨/年;建成芜湖港国家级煤炭物流园区,新增年吞吐能力2000万吨;建成安庆电厂二期、铜陵电厂5号机等25台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和一批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全社会新增发电装机2228万千瓦,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46万千瓦;建成淮南—浙北—上海特高压输电工程,加强骨干电网建设,推进农村电网升级改造,各级电网协调运行;建成天然气管道600公里,新增用气人口500万人;建成成品油管道520公里,新增供给能力240万吨。截至2015年底,全省煤炭生产矿井51对,核定产能1.57亿吨/年。全社会发电装机5160万千瓦,其中“皖电东送”机组1288万千瓦。天然气干支线管道总长度突破2000公里,城镇居民气化率提高到45%。成品油管道总长度760公里,管道输送覆盖率达到40%。 (三)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十二五”期间,建成风力发电项目31个,新增装机135万千瓦;建成生物质发电项目22个,新增装机59万千瓦,总装机规模约占全国的8%,在全国名列前茅;建成29个地面光伏电站和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新增装机130万千瓦。首座百万千瓦级芜湖响水涧抽水蓄能电站建成投产,新增水电装机122万千瓦。2015年,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达到640万千瓦,占全社会装机的12.4%;发电量116亿千瓦时,比2010年增长2倍多。 (四)能源清洁化水平不断提高。清洁高效机组比重显著提高,2015年,60万千瓦级超临界或超超临界火电机组占全省火电装机容量72%,比2010年提高12个百分点;1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均已安装了脱硫装置,2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全部安装了脱硝设施,完成27台、1282万千瓦现役煤电机组节能升级改造。全省供电煤耗301克标煤/千瓦时,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克/千瓦时。天然气利用规模进一步扩大,2015年,天然气消费量33亿立方米,是2010年的2.2倍。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由2010年的2.1%提高到3.2%。 (五)能源科技研发和装备生产能力提升。国家煤炭开采工程技术研究院在淮南矿业集团成立运行,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皖北煤电集团设立,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清洁燃煤气化系统、大型煤矿采掘成套装备、水泥余热发电成套设备、冶金行业余热锅炉生产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光伏逆变器、新型动力电池等研制能力居全国前列。 (六)能源领域改革开放不断扩大。积极推进煤电一体化和煤电联营,煤炭企业全资和参股电厂30余个,权益装机规模1400万千瓦;赴西部地区开发煤炭资源取得积极进展,托管、参股、控股煤矿9对,产能约1000万吨。放宽民间资本准入范围,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资经营天然气管道约300公里。拓展与长三角能源领域合作,“皖电东送”二期工程建成投产7台机组,新增装机530万千瓦,开工建设淮南—南京—上海特高压线路;开通皖苏省际天然气连接线,与上海电气(集团)在生物质发电领域开展合作。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组建全国首个电力直接交易平台,不断扩大电力直接交易规模和范围。 “十二五”以来,我省能源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能源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煤炭占全省能源消费78%、比全国高14个百分点,燃煤机组占电力装机比重80%左右、比全国高约20个百分点,天然气消费占比比全国低2.7个百分点。二是人均能源消费水平较低。2015年,我省人均能源消费1.77吨标煤,人均电力消费2360千瓦时,人均天然气消费47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6.5%、57.2%和48%。三是煤炭企业发展压力加大。煤炭赋存条件差、开采成本高、企业在传统销售市场的区位优势减弱,竞争力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