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增长趋于平缓,太阳能开始发力试图成为下一个投资热点,从设备到发电,从投资到政策,无不彰显着这种异动。
发电企业的新机会
“滚滚黄沙掩怒马,大漠孤烟显豪侠。”这是《新龙门客栈》里的场景。 在很多人的眼中,西北地区就是荒漠和戈壁的代名词,相比内蒙古草原上悠悠转动的风机,太阳能电站在这里显得那么不和谐。 来到甘肃敦煌,你会惊奇地发现,“敦煌光伏电站—敦煌影视基地—鸣沙山”,竟然是一条旅游线路。有名的敦煌影视基地就是《新龙门客栈》的拍摄现场,与光伏电站隔墙相望。而这里的光伏电站就是国内第一次招投标时中标的一个光伏项目。2009年,中广核联合江苏百世德太阳能科技公司和比利时Enfinity公司共同中标敦煌项目,当时的中标价1.0928元/度一时被称为标杆电价。 再到河北省张北草原看看,站在中节能集团修建的观光塔上,会发现风机和太阳能板交相呼应,风光互补项目在这里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在上海高铁,大厅前后的停车雨篷屋顶都装上了太阳能板,除了供应车站本身用电外还有富余,已经成为附近居民供电的来源。 仅仅两年的时间,观赏、参观、示范的字眼慢慢被抹去。太阳能发电变得切实可行。 “在宁夏的荒漠地区,每隔50公里一个太阳能电站,颇为壮观。”宁夏发电集团副总工程师、太阳能事业部总经理盛之林接受记者采访时,一直在很热情地讲述宁夏是多么适合太阳能的发展。 宁夏是我国太阳辐射的高能区之一。宁夏太阳辐射资料统计显示,全区平均5781MJ/㎡.a,且太阳辐射直接辐射多、散射辐射少,这是太阳能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全年平均日照时数多达2835h,年日照百分率达64%,北部石嘴山地区年日照时数高达3100h。这些数值在国内城市位于前列。 “按照我们公司的规划,太阳能业务一定会赶超风电。”盛之林信誓旦旦的说。 宁夏发电集团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控股的大型骨干企业集团,也是宁夏发展新能源最早的企业。起初是风电,现在开始转向太阳能,并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冶金物理法太阳能电站。 在业内小有名气并敢于与西门子等成熟技术叫板的盛之林总是侃侃而谈。5月10日他所带领的冶金物理法太阳能项目被任命为国家“十二五”科技部项目课题。宁夏发电集团在建的多晶硅2000多吨规模,今年6月全面投产。已经建成了23兆瓦的冶金物理法太阳能多晶硅电站。现在从硅矿石,到工业硅、高纯硅、多晶硅一应俱全,多晶硅有2200吨,还有1000多吨的单晶硅,50兆瓦的切片,100兆瓦的电池生产线,100兆瓦的组件。从矿石开始到电站建设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盛之林介绍,四个电站的规划是120兆瓦。其中,10兆瓦的太阳山项目是全国并网最早的,上网电价为1.15元,随着贷款的偿还,利润逐步在体现出来,高沙窝电站20兆瓦,现在并网6兆瓦,红寺堡电站50兆瓦,现在建成了10兆瓦,还有两个已经开工的,太阳山二期10兆瓦,三期30兆瓦。 其实,跟其他发电企业发展新能源一样,最初宁夏发电集团选择的也是风电。据盛之林介绍,当初上风电的时候阻力很大,甚至企业内部也有很多不同意见,因为风电电价非常低,当时宁夏是0.4元,直到推出电价改革后,才回到现在0.58元的理性价格。 但是,“我们预测太阳能的业务将超过风电,目前,虽然宁夏还有一些风资源,等过两年利用完以后太阳能就必须顶上来了。”盛之林说,只是现在国内太阳能电价还是非理性的,现在0.7—0.9元的招标价格显然是亏本的,因为成本价应该在1.2元左右,一旦电价回归理性,在全国范围内,太阳能必将赶超风电。 无疑,像宁夏发电集团这样的地方国企有着先天的地理优势,但是中央企业也有其发展之长,各种布局已经悄然展开。 “发展风电时,五大发电集团没有抢先进入,国资委不得不规定其可再生能源比重必须达到30%,于是吃了哑巴亏的五大集团不会再放过任何一个发展新能源的机会。”华彩咨询总裁白万纲对记者如此表述。 5月10日,中电国际新能源公司与第一太阳能签署国际合作框架协议,其间,中电国际新能源公司公布其2020年的太阳能目标是2吉瓦。如今,已经在开展甘肃武威和白银等太阳能发电项目。 “金张掖,银武威”,武威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端。正是这样一个以历史和旅游而闻名的城市,现今成为各新能源公司圈地太阳能的必争之地。截至2011年5月,武威的太阳能发电项目装机容量规划达到107.5兆瓦,其中,已建成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1.5兆瓦,累计发电270万千瓦时以上。甘电投、华电集团、中节能公司3个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将于年内全部建成发电。中电国际新能源公司武威2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特许权招标项目、中节能二期20兆瓦,大唐甘肃、华能甘肃、黄河上游水电、国电武威公司4个9兆瓦光伏发电项目也都将于今年开工建设。 大唐新能源公司这家从内蒙古做风电起家,后经历内部重组、上市的新能源公司也宣布进入到太阳能行业,而且不仅仅是光伏,更是成为国内光热招标第一个项目的中标者,仅这一个项目就是50兆瓦。 国内最大的风电企业龙源电力也对记者表示,将大力发展太阳能,龙源电力与格尔木市政府签订了《青海省格尔木20万千瓦大型荒漠并网光伏电站投资协议书》。几乎同时,华能集团也与青海省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联手在青海开发包括光伏电站在内的能源项目。 青海也是日照丰富的地区。中电投旗下的黄河上游水电公司借助地处青海的优势,早已在布局太阳能业务,甚至是上游的多晶硅,并形成了硅产品和太阳能发电设备的生产、销售的产业链条。在位于北京总部基地的黄河水电北京办事处见到其董事长李树雷时,他的太阳能业务主管们正在抱怨快成为空中飞人了,“我应该准备三套西装,一套放在北京,一套放在西宁,再留一套放在西安”。 李树雷对者说,光伏太阳能产业链是黄河水电布局中的重要一环。目标是,要从引领国内多晶硅科技发展的高度出发,抓好多晶硅的生产调试,努力消化吸收核心技术,占领技术制高点,并加快西安光伏产业基地建设,适时扩大多晶硅、光伏产能,计划“十二五”末多晶硅产能达到7500吨,光伏电池产能达到100万千瓦,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从多晶硅到光伏并网发电的完整产业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