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太阳能光伏暗战“双反”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编辑:admin “双反”调查
11月8日,美国发起针对中国光伏行业的首个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此次“双反”调查,直接源于美国三家光伏企业连续倒闭。2011年9月1日,曾被寄予厚望的硅谷太阳能新星Solyndra宣布申请破产保护,1100名员工遭解雇。 据美国媒体报道,Solyndra公
IA的30多位理事中只有4位中国理事。“不是用经济上的数据,而是用政治上的人身攻击。”李俊峰认为。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一位常务理事对记者表示,提起“双反”的七家企业中,除了SolarWorld,其他六家企业创造的就业岗位一共420个,根本无法代表美国光伏行业。

  谁先受伤?

  “美国要实现太阳能产业规模化发展,可能至少要延后5年。”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官员表示,美国采取“双反”,想把中国制造的太阳能电池阻止在美国市场外,美国就只能返回原来的高成本状态。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相关人士认为,“双反”首先对美国光伏行业不利:“没有中国低廉组件的支持,美国光伏行业并网电价也不可能支持每度电8美分。”美国杜邦、GE、道康宁、应用材料等上游公司和建设电站的下游系统集成公司受影响都很大。

  被控的75家中国光伏企业中,不乏在美上市公司;“双反”后,受损失的也包括美国的股东。

  “作为个别企业可能胜诉,但作为行业很难胜诉。”李俊峰表示,美国或欧盟对中国实施的“双反”,中国企业九成难以胜诉,“有原罪,对方认为中国银行是国有的,土地是国有的,电价是国家定价,能源价格是扭曲的,不可能有市场价格——戴上这样一个帽子之后,很难作解释”。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则称,中国光伏企业和行业协会等非官方渠道的反对声音,目前“基本上已经声嘶力竭”。

  洗牌契机

  业内人士预测,“‘双反’影响最大的,主要是一些中小型企业。他们或是不重视不理解,或是没有资源参与诉讼,这样的企业最后结果都很悲惨,有可能会被征收非常高的惩罚性税率,从而被逐出美国市场。”

  一位中国光伏企业高管则认为,“双反”也是一个行业整合的契机,“这个案子一开始大家都是受害者,但大浪淘沙,把小企业、没有能力和眼光的企业全淘汰掉,最后积极应诉的、实力强大的几家都是赢家,优势地位反倒得到强化”。

  记者调查发现,即使没有“双反”事件,中国光伏产业也已“入冬”,处于大洗牌前夜。

  “我们做行业调研时,已感觉到这种灭顶之灾。不仅仅是‘双反’,主要是产品价格急剧下降。”中国光伏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高宏玲表示,现在光伏电池组件价格已下降到每瓦1.08美元,和年初相比跌了40%~50%。

  从2011年3月起,该行业就显露疲态。2010年,德国光伏发电装机量陡增,各路资本一头扎入光伏大海,产能严重过剩。

  业内人士后来指出,2010年德国虽然光伏安装量很高,但并非自然增长,而是企业为了抢夺最高数额的政府补贴,把工程抢在2010年年底完成所致。而当下,欧债危机严重消减了欧洲各国的光伏补贴能力,产业泡沫一夜崩塌。“爆发性市场就有爆发性危机,这就是增长的陷阱。”李俊峰认为,中国光伏产业必须“减肥”,就是要压缩不良产能,把优秀产能发挥好。

  光伏过冬

  中国光伏看吴越,但此刻的吴越大地,凄风冷雨,正如此刻的光伏行业午夜时分,杭州萧山区迪欧咖啡厅一包厢内,烟雾蒸腾。3个小时内,高兴荣一根根“消灭”着香烟。

  作为杭州集美新材料公司的常务副总,高并不讳言企业当前的困境。“很多企业停产不干了,我们老板有钱、好面子,一直不停产;可再这么亏损下去,也撑不了多久。”

  集美的困境,是当下中国光伏产业的一个缩影。
  赔本赚吆喝

  “每月净亏至少600万元。”从2011年5月开始,集美的亏损一直在延续,这还是高兴荣的“保守”估计。

  集美的母公司是浙江宏立控股集团,以钢结构起家。掘得生意场上第一桶金后,集团把业务范围扩展到了卫浴、热电、建筑、房地产等诸多领域。2010年,其综合销售收入49亿元。

  为了“让钱生钱”,压根不懂光伏技术的宏立控股集团,也跟风瞄准了前几年炙手可热的光伏产业。

  2008年5月,集美注册成立。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项目直到2009年才重新启动,铸锭、拉棒、切片,全部上马。

  目前为止,集美已获母公司一期注资4个亿。这样的投资规模,在资金密集型的光伏行业里,不是很起眼。

  按照长线规划,集美二期投资若完成后,公司将拥有100台铸锭设备、100台拉棒设备和120台切片机,并配套电子线。届时,年产能将达到100万千瓦。但陡然而至的市场寒冬,让该计划无限期延期。

  最近,每和相熟的同行偶遇,高兴荣总会收到这样的问候:高总,还在做吗?高兴荣只好郁闷地回答“在做啊”。

  但50台设备中,每天转动的就10~20台。多生产多亏损,少生产少亏损,但不能停。

  不停产有几个原因。但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在告诉别人,我还在做,我没死,我有钱,我扛得住。一旦停产,银行、同行等各方面的反应,都将对企业不利。

  浙江港宁电子公司的总经理黄志刚告诉记者,光伏上游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基本上都是大型化工厂,工艺复杂,高耗能,高污染,腐蚀性强;设备半年不用,差不多就成废铁了。这是这些企业宁可亏本也不停产的一大原因。

  但巨亏也让企业主们如坐针毡。以6.5英寸电池片为例,集美每做一片,硅材料成本3元;加工成本即水、电、气、人工、砂浆、钢线等5元。这8元并不含厂房租金和设备折旧、维修费用。而这一片,现在的市场价是7元。

  这还不是亏损的全部。

  水、电、气及工人工资,是不能拖欠的,大多需要现金支付;而售出的产品,资金回笼至少9个月,这是时间成本。另外,承兑时银行也要收钱。7元最后只能收6.5元。每卖出一片,企业就净亏1.5元。

  按照目前集美每月400万片的产能,每月净亏600万元,一年净亏7200万元;如果满负荷运转,每月产能是1000万-1500万片;公司的未来规划是月产4000万片。

  若如此,投进去的钱,不出两三年就彻底赔光。

  当兵出身的高兴荣,见多识广,却很怕看到报刊网络上光伏行业的负面报道,尽管其多如牛毛。“今天这家倒闭,明天那家老板跑路,坏消息满天飞,本来就举步维艰,这一搞吓都吓死了。”

  阴错阳差跟着老板进入这个“看谁更能烧钱”的光伏产业,高兴荣满是悔意,“我们都被太阳能坑了”。

  不过高兴荣也很难忘2006~2008年,那段时间可谓暴利。

  高兴荣说,“前几年,太阳能企业把材料往上一报,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朝阳产业,名头很响,哪怕是很小的一个企业,都有可能在创业板上市。”

  “但现在的光伏企业,却在生死边缘,都是真金白银啊。政府是时候出手挽救了。”高兴荣有些急躁。

  “我没减人,没减薪,没停产,不容易啊。”高兴荣说,再努努力尽量撑到年底。过年之前,他不会去打扰任何一个工人,让他们过个好年。

  死亡还是重组

  浙江太阳能行业协会秘书长沈福鑫最近比较忙。几天前,他刚刚完成了一项调研。

  调研是从7月开始的。沈福鑫发现,那些规模大、资格老、品牌好的企业,迄今仍有订单,但是利润少了不少。台州有几家企业还在满负荷运转,如正泰;而2010年后进入到这一领域的企业,绝大部分颗粒无收。

  浙江境内,目前光伏企业已超过210家。国内上市企业有东方日升和向日葵,国外上市企业有昱辉阳光和晶科能源。此外,均为中小企业。

  “2008年,企业没这么多,金融市场比较好,国家大力扶持;但现在,价格和订单双双大跌,国内企业却急剧扩张,产能严重过剩。”

  沈福鑫觉得,这一次危机将长路漫漫;2008年,光伏企业曾在政府推动下,很快走出了困境。

  沈福鑫说,在美国“双反”消息传出前,国内已经诸多光伏企业陆续倒闭;而浙江光伏企业出口到美国的很少,订单多来自欧洲,比如德国。

  沈认为,美国“双反”不会成功;即便成功,中国政府、行业协会及相关企业将提出反诉和反制。

  沈分析,如果欧盟也搞“双反”,它需经欧盟成员国达成共识,这个周期更长,可能性也不大。

  “明年国内市场即便启动,那也不叫复苏,即便能消化国内一部分产能,也实在不能解决企业深层次困境。”

  这次危机被沈福鑫描述为“分水岭”。在大浪淘沙后,生产能力必定向上市公司和品牌企业集中,这将是不争的事实;最终活下来的企业,将是未来产业的主力军。

  以浙江开化为试点,沈福鑫正为光伏企业重组纾困寻求对策。
  按照沈福鑫的设想,今后浙江光伏产业内,只剩下四、五家龙头企业。每家龙头下面,各有一批中小企业在各个节点为之提供服务。

  在开化,80多家企业中50多家停产。沈福鑫希望利用昱辉的品牌影响力,带动当地同类企业整合。“比如建立一家新公司,统一采购,统一技术管理,统一销售,借此提升小企业的实力”。

  “德国就是这样,一个大集团下面,有很多默默无闻的小企业在为他做配套。”沈福鑫到处向企业家们灌输这一思路,“摆在你们面前的,只有两条路:第一条,主动退出,设备折旧变卖;第二条,给大企业做匹配,不服也得服。”

  沈福鑫认为,未来这四、五个产业联合体,若能再整合贯通,将对浙江光伏产业做大做强,意义重大。

  争议救市

  2001年11月4日,江苏无锡新区希尔顿大酒店3楼,无锡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正隆重举行。

  杨二观中途走出了会场。作为无锡光伏产业园的总经理,此刻的他兴趣索然。产业的窘况,让他心焦如焚。

  无锡光伏产业园,分为A区和B区。A区以尚德电力为主,占地300多亩;B区2009年11月开辟,园区内现有西安隆基硅材料等8家企业。A区尚德的一位高管在业内会议上已经表示,“实在不行,就把工厂搬到越南去”。

  杨二观认为,虽然光伏行业出现了很多问题;但从总体看,其市场还是在不断扩大,全球市场也未萎缩,只是增幅比预期小了一些,“前几年是40%~50%的增幅;预计明后年是15%~25%”。

  相较市场增幅,企业投资则太快太多,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