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黄冈:推进农光互补、光伏+设施农业等低碳农业模式

4月4日,湖北省黄冈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黄冈市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提出,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持续壮大光伏产业,进一步推进大别山新能源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国家级光伏示范区。重点支持红安麻城、黄州等地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光伏组件、光伏装备等。积极推进“光伏+”综合开发利
第四节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一)倡导低碳生活

实施绿色低碳生活行动计划,倡导低碳出行、绿色消费。全面实行居民用水、用电、用气阶梯价格,推广节能家电、高效照明等绿色产品。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及收运体系建设,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立完善绿色信贷机制,鼓励绿色生活和绿色消费,形成全民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持续推进“光盘”行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二)宣传推广低碳文化

开展低碳主题科普宣传进校园活动,提高学生低碳节能意识,培养学生低碳生活习惯;充分运用网络、微信、微博、短信等新兴媒体,创建并推广低碳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及报纸专栏,构建互联网、报刊、电视、广播、户外广告多重覆盖的立体宣传网络。积极组织开展“世界环境日”、“世界地球日”、“全国低碳日”、“节能宣传周”等活动,组织低碳理念宣传和科普的专题讲座、研讨会,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低碳科普宣传和媒体传播渠道,强化公民低碳意识。

第五节增加生态系统碳汇

(一)增加森林碳汇

持续推进国土绿化美化,增强国土绿化系统碳汇能力。全面实施造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推动长江两岸新造幼林抚育工作,对长江两岸造林绿化进行补植补造巩固提升。将长江两岸造林绿化纳入黄冈市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重要内容,以开展补植补造为契机,进一步提升造林档次,打造区域亮点。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思路,大力实施山地、坡地、城市、乡村、通道、沿海“六大森林”建设,着力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扩大城市建成区核心片林规模,提高公共设施绿地中乔木林比重。

(二)增加湿地碳汇

合理运用湿地公园等保护方式,开展湿地生态系统修复,保持湿地自然特性和生态特征,增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植被绿化的生态功能,推动湿地保护进入良性循环、形成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湿地保护生态体系。以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和武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为重点,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方针,大力推进湿地公园保护、建设、管理和发展等工作,持续改善湿地生境,优化空间布局。加强野生物种的保护,推进湿地修复工程建设,增加湿地碳汇能力。

(三)增加农田碳汇

开展农业农村减排固碳行动,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推进农光互补、光伏+设施农业等低碳农业模式。研发应用增汇型农业技术,推广二氧化碳气肥等技术,改进和优化耕作措施,降低土壤侵蚀,增加土壤有机碳固存。开展耕地质量提升行动,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继续开展测土化验、肥效试验和化肥利用率田间试验,推进配方肥进村入户到田。参照测土配方施肥固碳减排计量方法指南,探索开发测土配方碳汇交易项目。

第四章主动适应气候变化

第一节强化基础设施适应气候能力

(一)强化市政基础设施适应能力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海绵城市和韧性城市。在新建和改造项目的规划、设计、审批和管理维护等环节,充分考虑气候变化的中长期影响,进行科学布局、合理配置和适应性调整,统筹地上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将灾害适应性纳入城市基础建设,同时加强适应性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提高城市给排水、供电、供气、交通、信息通讯等生命线系统的建设运行标准,加强稳定性和地基稳定等方面的建设标准。积极发展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鼓励屋顶花园、垂直绿化等方式增强建筑集水、隔热性能,保障极端气候条件下室内环境质量。加快装配式建筑的产业化推广,鼓励大型公共建筑采用钢结构。推动城市全过程低碳生态更新,倡导以综合整治、功能提升为主导的更新方式,适度推行拆除重建,节约资源能源。

(二)强化水利基础设施适应能力

组织开展河湖和水利工程管理与保护工作,率先对黄冈市列入省政府保护名录的114个湖泊的沿湖大堤以内因地制宜开展湖区退渔还湖、退耕还湿工作。推进太白湖、长河等重点河湖库生态治理,实现岸线复绿、滨岸带生态修复和水体环境修复。实施生态修复、水面清理、种植沉水植物等入湖口水质净化工程,提升湖泊水质。完善环境质量监测与预警系统,全面建成污染源智能监控体系,实现黄冈市污染源点位全覆盖。科学调度水资源,加强节水措施,加强供水管网铺设、水厂修复、管网改造等抗旱工程建设。

(三)强化交通基础设施适应能力

积极打造韧性交通,健全智慧交通、绿色交通长效机制建设。提高洪涝、地质和生态灾害高发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的设计标准,强化城市道路排水排涝能力。健全道路照明、标识、警示等指示系统,增强交通车辆、公交站台、停车场和机场等对高温、严寒、强降水、大风、大雾等防护能力。做好交通基础设施的科学管理、养护及常态化安检工作,完善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体系。

(四)强化能源基础设施适应能力

强化能源供给体系建设。以特高压、充电基础设施为切入点,加快骨干网架优化提升,推进城市供电能力提升和智慧化,补齐农网短板,构建现代化电网体系。完善煤炭跨区域运输通道和集疏运体系,加快建设天然气主干管道,完善油气互联互通网络。加强极端天气气候条件下对新能源生产设备、高压电设施、管道、输电和配电网等基础设施的防护,强化重要能源设施、能源网络安全性与稳定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