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发电系统。它是增长最快的可再生能源技术,也是重要的减碳路径之一,在全球电力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光伏发电产业链覆盖众多环节,上游主要为单/多晶硅等原材料冶炼与生产,中游为电池片、组件生产,下游包括逆变器、发电系统集成及应用产品。 光伏发电产业链
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截至2022年底,全球累计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185GW,其中2022年共计安装投运240GW1。预计到2027年,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最高将达到2350GW,超越煤炭发电总量,独占鳌头2。预计到2050年,在既定政策(基于各国政府为达成目标实际制定的政策情境)下光伏累计装机容量将超过7000GW,在已宣布方案(基于各国政府将全面按时实现其宣布的气候相关承诺的假设而进行的情境分析)下将高达11000GW3。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报告显示,2022年光伏发电在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发电装机容量中占比达到65.1%,成为“绝对主角”,其中中国贡献约44%4。 2022—2027年全球累计装机容量预测(按技术类型划分)
早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已将光伏产业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光伏产业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双重作用下,逐步迈入高速发展期,直至当前已基本形成了在全球具备显著竞争优势的完整产业链。2021年后,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和落地实施工作的开展,光伏行业整体向高质量转型,逐步成为中国可再生能源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支柱。 光伏全产业链规模增速显著,光伏装机量跃居第二大电源 制造端:2022年中国光伏制造四大主要环节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超过55%5。 2022年中国光伏主产业链关键制造环节产量及增长情况
2019—2030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量及预测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中国光伏产业链发展持续向好,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1月-6月,制造端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等主要环节同比增速均超过60%,应用端新增光伏并网装机量78.42GW,同比增长154%。截至6月底,中国光伏累计装机容量超过470GW6,已经成为国内装机规模的第二大电源,仅次于煤电。基于对行业发展的乐观预期,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甚至将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预测由95-120GW上调至120-140GW。 “量、质”并重,政策引领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光伏产业发展有明显的政策导向性,政策布局对光伏产业链的健康发展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随着光伏补贴的退坡及取消,转向由碳中和进程中旺盛的市场需求推动模式,户用光伏、绿证交易等政策逐步推出,光伏产业进入了平价发展的成熟阶段。 技术演进与产业规模化发展,度电成本水平持续降低 随着光伏技术关键领域研发水平的提升和规模化应用,中国光伏发电成本仍有一定下降空间。预计到2030年,光伏电站建设成本将降至约3.35元/瓦,当光伏利用小时数为1800h,基本能够实现0.16元/千瓦时的度电成本7。 2021—2030年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成本与1800h等效利用小时数下度电成本预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