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救市怪圈
策划:本刊编辑部 统筹:秋石 采写:张广明
太阳能发电网讯:光伏业终于看到了一线曙光。在接连遭遇欧美国家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后,相关部门决心开始启动国内的应用市场。
相关信息显示,此次正在酝酿的扶持政策将以组合拳的形
拯救光伏“大兵”? 《太阳能发电》杂志 文︱本刊记者 张广明 在僵持了数月之后,各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救市”行动再度升级。 近日,深陷破产边缘的赛维LDK 对外表示,已经与一家名为“江西恒瑞新能源”的公司签署股权购买协议,后者同意购买此次增发前、占赛维发行在外总股本约19.9% 的股份。 与此类似,同样深陷困境的尚德电力,近日也传出了可能被“国有化”的消息。 对于上述两家企业的“国有化”信息,尽管业界并不感到惊讶,但消息一出,还是引起了热议,尤其是当前国内应用市场正全力启动之际。甚至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样的“救市”行为可能会使得此次针对行业的刺激政策大打折扣。“实际上,破解当前行业困局的最主要的途径,就是通过行业整合来淘汰部分产能,这包括一些国内一线企业,只有如此才能打破当前恶性价格战的竞争格局。但如果地方政府过度介入,寄望通过市场调节产能很难行得通。” “救市”行动升级 在时隔数月之后,赛维的“国有化”终于浮出水面。 赛维近日宣布,恒瑞新能源同意以每股普通股0.86 美元的价格,购买此次增发前、占赛维发行在外总股本约19.9%的股份,此次股份购买价格相当于其10月21 日0.71 美元的收盘价溢价25%。 资料显示,恒瑞新能源是一家刚刚成立的公司,股东为北京恒基伟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新余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二者分别持股60% 和40%。 从时间节点来看,很明显,该公司成立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此次股权收购。 对此,赛维总裁兼首席运营官佟兴雪表示,此次恒瑞新能源的入股,不仅缓解了赛维LDK 当前资金链条紧张状况,而且还将进一步扩大赛维LDK 的市场份额。 此次新余市国资入股,也表明对赛维的救助行为正进一步升级。 在今年四、五月份,赛维就以硅片、组件等产品抵押给政府获取近亿元资金;今年7 月份,为了缓解赛维的偿债压力,新余市政府会议决定,将赛维偿还信托贷款的5 亿元缺口资金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而此次拥有恒瑞新能源40% 股权的新余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的介入,则是当地政府对赛维救助行为的再次升级。 与之类似,另一家同样深陷困境的尚德电力也被传出了可能被地方政府国有化的信息。其中包括政府出面购买该公司明年3 月到期的总额高达5.75 亿欧元的可转债,然后提供银行贷款救助,以及上市公司尚德电力退市实施国有化等不同版本。 不过,对于上述传闻,尚德媒体关系副总裁龚学进表示否定,并称上述传言都是臆想,都是谣传,根本不存在。 龚学进还进一步指出,所谓施正荣拒绝政府的两个救助方案是完全不存在的,所谓无锡市政府与尚德关系闹僵也不是事实。 尽管与地方政府的关系还不明朗,但银行业已经开始了对尚德电力进一步的救助。近日,有消息称,在先期集中发放2亿元人民币贷款救急后,国开行近期将与尚德电力签署新的战略授信协议。 备受争议 地方政府对于赛维、尚德等企业的救助行动在一步步升级的同时,也争议不断。 早在今年7 月份,新余市政府将赛维的信托贷款纳入财政预算时就引起了外界的不满。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政府的不断介入,将会加大行业的整合难度,会最终拖垮整个行业。 资料显示,受制于产品方面的严重同质化,在产能过剩大背景下,各个企业只得通过价格战来维持生存。“从国内光伏制造业的市场现状来看,尽管排在行业前几位的主流制造企业的产能以及出货量占据绝大部分。但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并未形成寡头垄断局面,市场竞争自然也就非常激烈,也注定了当市场需求下降的时候,价格战仍然是最有效的方式。”而改变这一竞争格局的最有效途径,无疑就是加大行业整合力度,其中包括对一些一线企业的整合。 随着赛维的“国有化”进程,光伏制造业寄望于通过市场来进行整合的意愿,已经基本上可以确认破产,这引起了不少业内人士的非议。 中利腾晖董事长王柏兴就认为,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不具备盈利能力的企业或已经失去造血功能,地方政府的这种援助方法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更不利于企业和行业自身及地方经济发展。 在王柏兴看来,目前光伏行业的状况,决定了不能光靠地方政府用注资来救企业,企业要想生存发展首先必须自救,要自控行业内部的低价战。 公开表示反对的还有天合光能的董事长高纪凡。高纪凡表示,在目前行业环境下,部分企业不行了就应该破产、被兼并。但现在地方政府介入,结果是企业都不去求创新发展,而是争取政府资源、争取银行资源,企业发展不是靠其竞争力,而是靠这些,这是资源浪费。 市场调查机构GTMResearch 日前发布的报告称,目前在中国有约54 家所谓的“太阳能僵尸(solarzombies)”企业,这些企业目前主要藉由政府的补助金残存。 有业内人士还认为,现在主要矛盾是产能过剩与市场需求下降。因此,当前要做的是根据市场需求来调整光伏产业的规模,使得过去自由、无序、盲目发展走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不是都要国有化。如果每家企业都不想退出市场,那么产能将达到40 吉瓦到50 吉瓦,可现有市场规模很难满足需求,最后导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对于业内的争议,龚学进认为,那些建议用市场化手段解决问题、让无锡尚德破产的观点,绝对没有战略眼光。 在龚学进看来,新能源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它不像家电电脑等完全市场化的行业,这个产业在初期像婴儿一样,需要爱护。因此,不能看它犯错就一脚把它踹死。 豪赌刺激政策 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认为,在产能过剩大背景下,许多企业为了尽快回流资金,保证资金链的顺畅,不得不实施低价竞争。而受产品同质化的影响,这种竞争形成了恶性循环。“国有资金通过收购获得一些企业的股权,也是保证光伏行业持续发展的一条路径。但仍然要着眼于解决行业整合问题。否则,现在推出的一些救市政策的效果可能也要打折扣。” 王柏兴则认为,目前的光伏企业还是在价格上相互残杀,无法实现行业自救。所以,希望国家层面的行业协会、物价等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来控制行业内部倾销,成立对光伏行业制造成本的调查小组,对低于制造成本销售的企业停产整顿,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救活这些企业,救活这个行业。 从现有的信息来看,救市政策与行业整合二者的关系,可能很难完全理顺。相反,随着救市政策力度的不断加大,可能会延缓一些企业的退出步伐,并进一步加大行业整合难度。毕竟,即便是对于有重组意向的企业,刺激政策的推出可能会提高其自我估值,这无形中将加大重组难度。 在分析人士看来,一些企业选择此时入股,也不排除受到近期推出的刺激政策的影响。 根据新近发布的《太阳能发电“十二五”规划》,到2015 年底,我国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00 万千瓦以上,年发电量达到250 亿千瓦时。按照目前光伏电站投资按平均每千瓦1 万元测算,分布式光伏系统按每千瓦1.5 万元测算,总投资需求约2500 亿元。 而在国家能源局新近规划的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中,其总规模将有望达到15GW。 除此之外,其他正在酝酿的扶持政策还包括扩大金太阳示范工程规模、建立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制定加强金融信贷扶持建议、减免部分光伏电站接入电网费用等。 来自一些机构的测算称,在光伏制造业出口受阻背景下,国内市场未来将逐渐加速消化过剩产能,并有望占到国内光伏电池生产量的30%-50%。 从此次赛维的国有化来看,并不是此前传言中的江西铜业等其他行业企业,而是同样具有行业背景的恒基伟业,也暴露出其欲继续实施市场化的意图。 资料显示,作为此次入股一方的恒基伟业,原来主要从事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开发生产,但其早从2008 年开始就已经在重庆、河南、广西、北京等地投资兴建了多条太阳能电池生产线,该公司董事长张征宇还曾被推选为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执行会长。 佟兴雪则表示,北京恒基伟业在光伏行业内有数年经营历史,主要专注于做产业链下游的组件和电站,虽然名气不是很大,但在很多省份都有光伏电站示范项目。“这跟我们以硅料、硅片生产为主要业务形成互补,可以强强联合,共同应对市场的新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