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占据了全球光伏价值链的80%,2022年至2023年,中国的光伏组件生产能力扩大了约5倍,致使去年的价格下降了40%。 去年光伏发电占全球发电量的比例不到6%,因此最大的增长尚未到来。但是,要想更快地采用光伏发电,还有两个关键障碍,即储能和远距离输电。在中国,从发电企业到工业用户,储能系统都在加速发展。中国还在扩大远距离输电网,上个月在新疆启动了世界上最大的单体光伏项目。 但监管框架和市场定价机制同样重要。对于大部分西方国家来说,光伏只是绿色能源转型的其中一种选择。但对于许多能源匮乏的“全球南方”国家来说,光伏发电是获得电网供电的首选途径。 例如,在非洲,光伏发电可以推动工业发展,而不会像欧洲和美国那样产生破坏性的污染成本。光伏发电具有可扩展性,这也为分布式发电方案创造了机会,而无需对电网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投资。 非洲约有43%的人口,即6亿人缺乏可靠的电力供应。这也是40%的非洲公司在一项调查中提到的主要业务限制因素。毫不奇怪,随着分布式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微型电网在非洲纷纷涌现。大型工厂获得自备电源;4亿多非洲人通过家用光伏系统用上电。 今年4月,世界银行和非洲开发银行宣布了一项计划,到2030年为非洲至少3亿人提供电力,其中大部分是通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系统。 对中国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关键时刻,以转变其在非洲蓬勃发展的光伏市场中的角色。中国可利用在光伏、电池和移动支付方面的互补优势,不只供应设备,也成为光伏项目的开发商和运营商。在非洲,光伏业务更可能需要中国、国际和非洲的企业实体与国家行为体合作。这种以企业为主导的方式,与以往由国家推动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项目截然不同。 这种以商业为导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方式,有可能照亮数百万人的生活,为经济注入活力,从而巩固中国作为非洲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的地位。在此过程中,中国不仅将帮助释放非洲的巨大潜力,还为包容性的“南南合作”指明新方向。(作者温斯顿·莫克,乔恒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