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近年来中国光伏企业也已经加快了进军非洲太阳能市场的步伐。尚德电力(STP.NYSE)已与南非方面签署协议,将在南非建设产能为100兆瓦的太阳能发电厂,总投资预计可达3.5亿至4亿美元,这将是迄今为止中国新能源企业在南非所进行的最大项目。而在今年举行的南非2012年能源展上,中国光伏产业派出了最大阵容,整个展会约有一半的展位是来自中国的光伏企业,这也表明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重视南非市场甚至整个非洲市场。
中非能源合作有坚实基础
虽然中国光伏企业对于非洲还比较陌生,但中非之间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早已是硕果累累。来自商务部的统计,至2011年,中非贸易额比2009年增长了83%,达到166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中国已经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位置。有这样坚实的经贸合作基础,商务部此番带领中国光伏业强势进军非洲市场,也可算是水到渠成之举。
在投资领域,截至2011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已达到147亿美元。包括能矿、建筑、制造、金融、航空、农业、旅游等产业。已有逾2000家中国企业在非投资兴业,既促进了非洲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增加了当地的税收和就业,也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开辟出一片广阔的天地。
此外,非洲已成为中国第二大海外承包工程市场,2011年中国企业在非洲完成承包工程营业额361亿美元,占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总额的三成。来自中国的资金、设备和技术有效降低了非洲国家建设成本,使非洲基础设施落后的面貌逐步改善。
而在发展援助领域,近三年来中国在非洲建设了学校、供水、清洁能源等一大批民生项目,培训各类非洲人才2万多名。这些援助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不附加政治条件且落实迅速,极大增强了当地政府和人民对于中国的好感和信赖,从而为中国企业赴非营造了较为宽松与良好的投资环境。
另一方面,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光伏产业在很多方面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丰富的生产和安装经验,能够提供低价优质的产品和服务,从而为进军非洲太阳能市场奠定了基础。同时,随着欧美光伏热潮的消褪及不公平的贸易壁垒,大面积开辟新兴市场成为中国光伏制造商的必然选择。
更重要的一点是,与欧美成熟市场相比,作为新兴市场代表的非洲更有其自身的优势。作为高度成熟的市场,欧美的商业环境、交易规则都是既定的,苛刻的准入门槛决定了大多数中国企业只能在其限定范围内活动,而且这些市场长期以来对“中国制造”持有抵触情绪。但在非洲这样的新兴市场,中国企业却可以引导市场,并参与主导各种规则、标准的制定。高度的自主性和宽广的挥洒空间,对于饱受欧美排挤的中国企业,这样的诱惑确实难以抵挡。
光伏企业布局非洲还需谨慎
对于大多数中国光伏企业来说,进军非洲市场毕竟还是在欧美市场受阻、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不得已而为之的市场战略。虽然非洲太阳能市场前景很大,但非洲国家整体的资金状况并不尽如人意,而一些国家频繁的政局动荡对商务投资也有很大的影响;起点低、市场购买力弱、环境不稳定等也都是显而易见的弱点。因此,尽管做大非洲光伏市场这块蛋糕,将来可以有丰厚的回报,但中国光伏业布局非洲还需谨慎。
在光伏行业里,最重要的是了解项目的资金来源,像世行贷款等有保障的资金,能最大程度减少项目收款风险;但是对于一些不稳定的、年轻的政府行为,收款风险将是最大的问题。非洲市场不稳定的一个表现,就是政策变化性大。如东非的埃塞俄比亚之前曾有相关的发展太阳能计划,政府积极性也很高,但是后来由于资金的问题很快搁浅,至今都再无动静。
另一个棘手的问题是项目的安保。非洲的无电地区通常都是偏远地区,这些地区通常是非洲部落矛盾复杂、种族冲突严重的地区。而光伏项目的特殊性也要求必须在空旷、边缘地区进行施工,尤其是并网电站需要大的占地面积,以300KW的电站为例,仅光电池板的占地面积就高达3000多平方米。这使得在非洲光伏项目的安保费用要比一般的投资项目高很多,以至于一些企业在工地现场不得不高价雇佣荷枪实弹的军警日夜守卫。
此外,受制于购买力的问题,目前中国在非洲建成的一些大型光伏项目大多属于援助项目,真正投入商业运营还很少。非洲落后的基础设施也给光伏产品的运输、仓储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主要是由于风险系数大导致相应的保险费用高昂,给企业带来不小的资金压力。说到底,如果来非洲投资是抱着短期内就能收回成本、三五年就赚得盆满钵满的如意算盘,恐怕结果多半是要让这些企业铩羽而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