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企业盯上非洲 预期市场规模5年增8倍

2012-12-03 09:31:38 太阳能发电网
       正经历漫长行业严冬的光伏企业们似乎找到了新的大陆,非洲光伏市场5年增长8倍的预期,吸引着中国企业的目光的同时,“悠着点”的声音亦同时响起。   馅饼还是陷阱?非洲市场能否成为中国企业的新增长点?行业没有统一答案。   8倍的未来?   美国、欧洲、印度……对中国光伏产品围追堵截的消息

  谨慎的选择

  非洲市场看似广阔,一切皆有可能,但其中甘苦冷暖自知。

  2011年凄风苦雨下,中国光伏产品出口达到了358亿美元,其中欧洲市场占据了57%的份额,与此相对,非洲市场不到1%。

  以2010年英利集团赞助南非世界杯为契机,中国制造的光伏产品开始进入非洲视野,并逐渐建立了良好声誉,但一直扩展艰难。

  早在中国光伏业如日中天的岁月里,就曾有建议中国光伏企业不要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可以转战南美、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

  相比欧美成熟的市场,非洲等新兴市场有其自身的特色。欧美属于成熟市场,其商业环境、交易环境都是可控的。但是对于成熟市场来说,所有规则都是既定的,只能在其范围内活动,而这些市场对中国光伏产品并不是毫无保留的欢迎。

  非洲市场则没有这种障碍。市场门槛低、需求巨大、人力资源丰富、当地没有相关企业、不会出现反倾销问题都是非洲的独特优势。

  不过对于多数中国企业来说,非洲还是一个与贫穷落后、战乱饥荒这些负面印象联系在一起的字眼。

  “英利曾经在非洲进行过尝试,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那里的安全问题、经济问题、政策都不明朗。”英利集团宣传部人士介绍。

  事实上,直到目前为止,中国企业在非洲最大的项目只是在肯尼亚的一个50兆瓦发电工程,其他则多数属于小打小闹,“更多的是在试探市场,没有成型的项目。”

  “非洲是有不少优势,但是不确定性太大,这样的市场不适合发展大规模投资,更适合中小企业的短平快项目。”

  持谨慎态度的不止是英利自己,天合光能对于进军非洲市场同样谨小慎微。11月28日,天合光能向非洲马拉维的三个社区服务中心捐赠太阳能组件,以改善当地医疗条件为契机,将眼光开始投向非洲。

  天合光能与Innovation Africa的合作开始于2011年5月,天合为坦桑尼亚Bagamoyo区的Visezi诊所的太阳能系统安装提供光伏组件。

  Visezi诊所为当地社区2770人提供医疗服务,在去年安装太阳能发电系统前该诊所由于没有电,无法在夜间提供正常的医疗救助。如遇到产妇夜晚生产,只能依靠煤油灯照明,医生几乎很难看清他们的病人。

  据介绍,天合捐赠的太阳能组件将与一个电力储能系统配套使用,可为以上三个设施在夜晚和能见度较低的情况下提供照明。

  “天合光能现在对非洲市场没有什么大的投资。”天合光能公关总监范睿峰对新金融记者表示,“我们做的是公益项目。”

  “非洲市场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发展光伏产业的话,需要更多的资源配套,基础设施相对薄弱,融资能力欠缺。”谢峰表示,“这些都需要解决。”

  唯一的例外来自尚德,2012年南非能源展上,尚德签署了投资3.5亿美元以上建设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

  “英利曾经在非洲尝试过,效果并不理想,因为那里的安全问题、经济问题、政策都不明朗。”英利集团宣传部人士介绍。

 



作者: 来源:天津网 责任编辑:凌月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