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产业2012年历经生死劫难

2012-12-18 13:35:03 太阳能发电网
回望2012年,中国光伏产业可谓历经“生死劫难”。这个曾经一度成为“城市名片”的新兴产业从没有像今年这样命悬一线:美欧双反、债务庞大、持续亏损、高管纷纷出走……对于光伏行业而言,2012堪比“极寒”时代,救赎这一年轻行业的“诺亚方舟”究竟在哪儿?领军行业的光伏主

  == 光伏黑暗历险启示录 ==
  反思:政府越位之惑
  光伏“寒冬”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的越位和缺位所致。一方面,政府深度介入,过度扶持,另一方面,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又缺乏相应的规划和引导,造成一哄而上,产能急剧扩张,并最终酿成危机。不过业内专家表示,光伏行业的此次危机未尝不是一个有益警示,即政府如何摆正在经济发展中的位置,从政府主导归位到以市场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方式。
  应对:企业自身转型?
  林伯强:对企业而言,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两点,一是把握风险,二是主动整合。判断风险最简单的就是看全球的经济走势。目前美国财政面临断崖,欧洲根本没有从债务危机中脱身,就算美欧没有“双反”,海外市场在政府补贴大幅缩水的情况下,也在萎缩。
  中国企业主要处于产业链的中间,也就是做设备,终端用户在国外。在海外市场大幅萎缩之际,中国企业必然要经历一场激烈的整合。但是企业不会全部倒闭。所谓长痛不如短痛,整个行业可以借机洗牌,把弱的去掉把强的留下。
  固本:扶优扶强
  欧美“双反”之下的市场萎缩,使光伏产能过剩问题进一步突显,行业瘦身已成定局,一大批光伏企业必然倒闭。“对技术领先、自有品牌的光伏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以便保存发展成果”,这已成为各界的共识。
  重生:回归市场
  “光伏产业的当下之劫,正是政府的推波助澜让光伏产业偏离了正常的市场轨道,今天的劫难是产业发展超越了市场承受力的结果。”无论是李俊峰、王勃华等深谙光伏发展的专家,还是施正荣、瞿晓铧、高纪凡等光伏龙头企业的掌门人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曙光认为,“拯救光伏,最根本的‘灵丹’是让市场的归市场。各地政府应借这次光伏劫难重新审视政府之手与市场间的合理界线。”

 



作者: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郭燕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