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建波:“引导业主自投才是分布式光伏的出路”

2013-01-21 00:48:53 太阳能发电网
—专访北京辰源创新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建波 分布式发电的出路,还在于设计出对市场资金具有鼓励作用的投资回报模式,而不仅仅是解决初始投资和屋顶资源问题。 文︱吴军杰 &


  《太阳能发电》杂志:能具体讲讲设备融资租赁的操作方式吗?
  孙建波:比如,由我们承担项目的EPC,根据业主屋顶大小设计安装一套光伏系统,所有投资由融资租赁机构先行承担,包括我们的EPC成本和设备费用。然后,由业主分三年、五年或者八年等年限,每年固定还款给融资机构。在业主还款结束前,这套系统的产权归融资机构所有,在约定还款年限到期且业主还款结束后,系统产权转交业主,产生的后续收益也完全由业主接手。
  这种模式与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是根据业主实际的能源节约效果来获得回报,而前者则是分期收回固定的投资,不承担市场风险。另外,项目的实际投资者是屋顶业主自己,而不是外来投资者,这省却了许多沟通成本和交易成本。
  目前,这种融资租赁的方式在一些发达国家市场被广泛利用,效果也非常好。
  对于光伏设备制造企业而言,由于这种模式的投资资金来源于银行等融资机构,自身不再承担系统投资,且销售产品的回款也不存在问题,因而可获得良性循环。
  而对业主而言,由于融资问题得到解决,且可通过后续电费收益参与还款,投资压力大大降低。
  所以,在当前市场情况和政策背景下,融资租赁及类似的投融资模式可以在促进分布式光伏发展方面,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太阳能发电》杂志:那么,您怎么看待设备制造企业直接投资光伏电站的做法?
  孙建波:我觉得,上游制造企业投资电站,更像是在卖设备,电站投产之后都在积极地寻找买家,因此其投资电站仅是权宜之计。而按照目前情况来看,电站的出售,将越来越难。
  而且,这种做法可能更适合规模较大的企业,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不合算。大企业的融资成本相对低一些,且还可以通过投资电站来解决制造端的融资问题。比如一个100 兆瓦的电站投资需要10 个亿,本来这个企业生产方面的融资能力已经没有了,财务报表可能都是负的,银行不再融资给他,但现在他开始投资电站,如果电站的投资收益有保障,银行就愿意贷款给他。

 

  《太阳能发电》杂志:但问题是,现金流是制造业的生命线,投电站不是把资金链活水给“冰封”起来了吗?
  孙建波:小企业的融资成本高,的确不适合投电站,但一些大企业还是可以投资一部分的,比如在甘肃、青海等能够把发出的电能送到电网的地区,如果政府补贴资金拖的时间不是太久的话,还是可以适度投资的,但确实应该慎重。
  对大多数光伏制造企业来说,投资电站仅是权宜之计,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现在产业链中游的产能和产品库存已经形成一个巨大的堰塞湖,而投资电站是一个比较现实的出水口,至少可以短期缓解严峻的供需失衡,但要避免出现与制造环节一样的投资过热。
  另外,目前光伏全行业的现金流都非常差。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所有的利润率都是假的。
  所以,真正的方向还是要促进市场需求的产生,并保障所有相关者都有利润。也就是说,在这个市场上,有人愿意投资建设电站,有人愿意买,也有人愿意卖,且大家都在这个商业运作中赚到利润。
  而我们这个市场的最大问题在于,从源头上的资金链已经断掉了。

 

  《太阳能发电》杂志:您怎么看待一两年内光伏行业的发展形势?
  孙建波:如果说还是靠电池组件厂家、投资公司或者发电集团去投资分布式发电,我觉得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是比较糟糕的。
  也就是说,如果光伏应用还是依靠光伏人“自娱自乐”的话,是没前途的。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引导全社会对光伏电力的消费。简单地说,对于分布式光伏投资者而言,不仅自身可以用上绿色的电力,还可以通过卖电再赚点钱。这就是良性的发展,就能够推着这个市场自动往前走。如果仅仅靠宣传环保意识去推动光伏的安装,恐怕大部分的人都还很难接受。
  另外,包括投资、建设、并网、销售、回款等整个系统还得具备便利性,不能太复杂了,不然也会降低大家的投资积极性。
  以澳大利亚举例来说,其居民屋顶系统安装完成后,政府通过卫星地图查看项目的安装情况,再通过业主在政府网站上传的文件和数据,确认以后就可直接发放补贴,根本不必派人到现场核查。而融资方面的模式也很清晰,基本就是政府给一半,居民出一半。对于项目参与各方来说,这是个规则清晰、充分竞争的市场,没有那么多不确定性,因此无论是投资者、EPC、供货方还是金融机构,大家都很清晰各自的市场角色,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而国内的市场,可能还需要在政策层面架构一些体系性的东西,以让这个市场能够在一种比较完善和规范的体系下运转,应该由政策来推动光伏应用的社会化发展,而不是依靠光伏企业自求出路。如果解决不好这些问题,我个人并不看好短期内的行业发展前景。

 



作者:吴军杰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