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补贴蛋糕的分食者:三安光电3年拿到30亿

2013-01-24 10:17:40 太阳能发电网
日前,上市公司重庆钢铁从重庆市政府获得单笔15亿补贴,此前4天从重庆长寿区政府获得5亿补贴。业绩低迷的重庆钢铁因为大手笔的财政输血,股价应声大涨。引发舆论关注。   记者统计发现,仅限于公开披露的补贴,2012年国内上市公司至少获得989次来自各级政府的补贴,共计220亿元。

  地方补贴随意性强
  在2012年经披露的公告中,至少有14宗补贴没有明确依据。
  从补贴的名目看,有正规依据可查的包括节能补贴、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补贴、智能制造专项补贴、金天阳示范工程补贴等,这些补贴主要是为了促进新兴产业如新能源、节能减排、智能装备制造等领域的发展而设立。
  地方政府提供补贴时的随意性比较大,名目繁多。
  比如*ST川化,由于暂停上市在即,其所在地的成都市青白江区政府在去年12月份向其发放了6060万元补贴,使得该公司免于暂停上市。
  公告内描述的原因是,作为化工企业的“*ST川化为该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城乡综合治理做出了大量工作……”
  而另一家ST企业ST宜纸获得4000万补贴的公告,则连因何种原因获得补贴都未披露。
  所有补贴中,对ST类公司的补贴最为随意,不算2013年公告的2012年补贴情况,仅在2012年经披露的公告中,至少有14宗补贴是没有明确依据,而以市政府会议纪要、财政局发文等形式下发的补贴。
  业内人士认为,不少地方政府意图保住上市公司壳资源,将补贴发放给经营不善的企业,容易造成资源错配。
  补贴“掮客”
  一些第三方机构对政府的要求比较熟悉,可帮企业“包装”,甚至帮忙“跑腿沟通”。
  在贺舟舰看来,对他这类没有上市的小企业,地方政府不会主动给钱补贴。但是地方政府依旧有各类名目繁多的补贴项目。
  贺舟舰是宁波一家物流公司的CEO。
  “此时就要想办法去争。否则这些补贴多是给了那些与相关政府部门官员有利益关系的人。”贺舟舰说。
  “补贴掮客”应运而生。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社会上已逐渐形成了一些帮助企业申请补贴的第三方机构。
  贺舟舰的公司搭建了一个“国际物流电子商务系统”,为一些中小型的物流公司提供信息技术支持。在独自经营几年后,今年年初,有朋友告诉他,他的公司其实有机会申请一些政府补贴,这让贺舟舰有些心动。
  但补贴要如何申请,需要准备哪些材料,与哪些部门沟通,这些他都没有接触过,在朋友的介绍之下,他结识了一位杭州的老板——孙利。在朋友口中,孙利是补贴申请方面的专家,曾成功为多家企业申请到政府补贴。
  接触了几次之后,贺舟舰决定把公司申请财政补贴的事交给孙利来办:“他可以帮我写材料,跑关系,如果补贴下不来也不收钱。”
  孙利告诉记者,在宁波,每年的财政收入已突破千亿元,政府每年都会按一定比例拿出财政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科技产业上,这一个盘子有大约20亿元,这笔资金分到区县,再到各个企业,不少企业都能拿到十几万到几十万不等的补贴。
  “我们做的比较多的是一些自然科学基金,或是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申请。我们主要是能帮企业写材料。”据孙利介绍,一个可行性报告都需要几十页,包括创新点、专利、检测报告、销售订单等方方面面。孙利说,他的公司对政府的要求比较熟悉,可以帮企业进行“包装”,有时也会帮忙“跑腿沟通”。
  补贴申请的难易程度,也与企业所属的行业有关。“如果你做的是高新技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软件、新能源等等这些,就比较容易申请到,但如果是做贸易,几乎不大可能拿到补贴。”孙利说。
  记者还发现,在网上还有名为“中国政策补贴网”的网站,号称也能扮演此类“补贴掮客”的角色。
  这家网站上搜集了中央各部委和各地方政府的各种补贴政策。要想查阅这些政策明细,需要交纳一万元会费,成为网站的会员。网站的客服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一旦成为会员,工作人员会根据企业情况,帮企业量身定制补贴申请方案,指导申报各项资金补贴。
  “你要小心,这种网站可能是骗局。”孙利说,如果说对某个地域、某个行业的政策比较熟悉,那还有可能,如果是全国各地的补贴都能申请,这样的情况很少见。
  “我经常接到北京打来的电话,说是某个国家部委下面的什么机构,有的还说可以帮忙申请资金,十个有九个是骗局。”孙利说。
  (文中刘纲、孙利系化名)
                      (原标题:政府补贴蛋糕的分食者)


 



作者: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郭燕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