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崇华经营台达电子至今41年的漫长历史,其实可以分解成三个维度来思考
一是,在一次次全球产业秩序重构中,一家以工业制造安身立命的企业,如何完成从草根小厂到跨国巨头的平稳进化?在登上产品制造的巅峰后,它又该何去何从?
二是,在“绿色环保既是道德标准又是经营负担
郑崇华连忙召集工程师攻克了难题,并通宵赶工生产,如期将2000套高质量的零件交给了飞利浦,解决了其燃眉之急。斯沃尔对郑崇华感激万分,台达则一举打入了飞利浦全球供应体系。
这种“站着挣钱”的底线与办法,一直被郑崇华延续到了野蛮生长的大陆市场。当时的大陆市场上,“谈业务时提着一箱现金来给回扣”几乎成了一种盛行的潜规则,而郑崇华始终不为所动,这也让台达失去了不少订单。
但拒绝潜规则的同时,郑崇华也有争取客户的明办法,比如邀请客户欣赏音乐会;赠送有意义的书籍给客户;或把客户请到台湾参观台达总部等。而最重要的,还是即时满足客户需求。
一次上海电讯展上,郑州电信局的人向郑崇华建议,虽然台达的通讯电源质量很好,但外形实在难看,比不上欧美厂商。另外,市面上的产品都没有显示电池状况的功能,里面坏了外面看不出来。
得知客户的实际需求后,郑崇华立即组织研发设计团队,一方面向音箱外壳厂商订制外壳,另一方面找了一家软件公司设计出了电池监控器。第二年的上海电讯展上,台达便展示出改良后的新产品,令郑州电信局的人大为惊叹,反过来向其他省市电信局的人推销台达。
至2007年,台达的通讯电源在大陆及印度市场上高居第一。在底线之上找到办法,以获取实际效果郑崇华的经营之道,其实是一种实用主义的哲学智慧。
下篇 宁静崛起
踏浪而行
产业的浪潮扑过来又打过去。41年来,郑崇华最为感慨的是,每年整理客户送来的年报时,都会发现一些客户从此销声匿迹。
1980年代初,个人计算机市场蓬勃兴起。郑崇华拜访彼时风头正健的迪吉多公司,对方向他叹气:“郑总啊,今年我们只增长了30%。”
郑崇华暗暗吃惊:30%的增长都还不满意,可见迪吉多的一时风光。但更令他震惊的是,几年后迪吉多竟被康柏收购,后来康柏又被惠普吞并。
在这个“快鱼吃慢鱼”的产业生态中,究竟何以安身立命基业长青?说到底,还是迎合市场需求。
当时的台达一方面身陷电视线圈领域的价格战,利润越来越薄;另一方面则收到了迪吉多的邀请,供应计算机电源滤波器。于是,郑崇华抓住了这个机会,完成了切入电源领域的第一次产业转移,进而奠定了台达后来的崛起方向。
这背后的驱动力,其实是郑崇华对于市场需求的分析:在社会背景上,当时台湾经济大发展,供电吃紧。很多人建议多建电厂,而郑则主张提高用电效率;在行业趋势上,交换式电源开始兴起,比传统的线性电源,更小巧更有效率。
在这一电源产品改朝换代的前夕,全球各大厂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没有一家能占到10%以上的市场份额。从来没做过电源的台达,如何能脱颖而出?郑崇华的答案仍然是技术。
为了掌握全球领先的技术,郑崇华访遍了美国各大高校,最后在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找到了电子电力领域的权威专家李泽元博士。两人见面一聊才发现,他们是成功大学的校友,又同时在TRW任职,只是李在美国总部,郑在台湾分厂。
这样的渊源使两人一见如故。见到李泽元正好带了一个小型高效率电源,郑崇华立即兴奋地问李,如何将其开发成产品?
然而,此时的李泽元已经与IBM和迪吉多等大企业,展开了一些研发项目上的合作。于是,他给了郑崇华一颗软钉子,称弗吉尼亚与台北距离太远,开展合作十分困难。
但郑崇华依然不依不饶地问李,有没有别的合作方式?李泽元经不住郑崇华的热情,便建议他派工程师到弗吉尼亚,或是在校园附近建立一个实验室。
其实,不仅台湾与弗吉尼亚相隔遥远,而且两人初次见面也并不熟悉,李泽元压根儿认为,他的建议对于郑崇华来说,根本不切实际。
作者:曹一方 来源:商界
责任编辑: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