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巨人郑崇华

2013-01-24 16:00:41 太阳能发电网
郑崇华经营台达电子至今41年的漫长历史,其实可以分解成三个维度来思考   一是,在一次次全球产业秩序重构中,一家以工业制造安身立命的企业,如何完成从草根小厂到跨国巨头的平稳进化?在登上产品制造的巅峰后,它又该何去何从?   二是,在“绿色环保既是道德标准又是经营负担

  但出乎李泽元意料的是,仅仅半个月后,郑崇华便采纳了他的建议,租用了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办公室,成立了“台达电力电子实验室”,开发高效率、高功率密度的交换式电源,这让台达一下子就占据了这一领域的技术制高点。
  一次,英特尔的工程师来台湾寻找电源供应商。沟通会议上,台达的工程师直截了当地指出,英特尔的几项规格很难达到。英特尔工程师碰了一鼻子灰,找到郑崇华说:你们台达的人怎么这样消极。随后,英特尔选择了一家台达的竞争对手合作。
  然而,产品成型后没多久,当初台达工程师提出的所有问题都爆发了。于是,英特尔不得不再次来到台达。颇有顾虑的郑崇华,刻意让那位台达工程师回避。不料英特尔却放低姿态,主动找到这位实事求是的工程师,共同商量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进而促成了双方长期的合作。
  从1983年台达交换式电源开始量产,台达电源的应用范围从个人计算机,逐渐扩及服务器、电信和医疗等领域,到1988年登陆台湾资本市场,台达年营收从1200万美元,猛增至1.1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90%。
  与此同时,郑崇华开启了全球化:1987年台达在墨西哥设厂,由此打入惠普和苹果的供应体系;1989年在泰国设厂,转移至劳动力成本更加低廉的东南亚地区;1992年在大陆东莞设厂,并在上海设立子公司中达电通,负责开拓大陆市场……
  至1996年,台达交换式电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便高居全球第一,霸主地位至今无人能出其右。台达年营收也突破了10亿美元。
  首席环保官
  郑崇华的实用主义,更直接地体现在了环保上。
  实际上,企业界对环保有着“既是道德标准又是经营成本”的普遍纠结,而郑崇华则将环保当成了台达41年来的经营主线。
  最初,郑崇华宣称台达要“节能环保爱地球”,别人笑他不好好做生意,整天胡思乱想。但郑崇华确实沿着这条主线在思索1980年代因为台湾用电紧张,台达切入提高用电效率的交换式电源领域,并于1990年代末期终成全球霸主。
  至2005年,台达年营收达到35亿美元,一举跨进“千亿台币俱乐部”。
  这一年,郑崇华做了两件事:一是从美国买来了台湾第一辆挂牌上路的混合动力汽车丰田普瑞斯,当作自己的专属座驾;二是在台达内部,成立了负责企业环保的专职部门,自己出任首席环保官,从事业部到厂区全面推行环保节能。
  台达环保节能的经营主线,就此浮出水面。
  以绿建筑为例,2005年底台达台南厂绿建筑竣工。且不论社会价值,单就经济价值而言,虽然建造成本高出30%,但其节约的能源价值三年内便可抵消高出的成本。
  此后随着建造成本的逐步降低,台达的绿建筑在全球各个分公司渐次铺开,亦让台达收获了意料之外的品牌美誉。
  2007年,台达为上海浦东的研发中心,设计了一座12层楼的绿建筑。然而,设计之初,当地官员不赞成郑崇华盖那么高,说当地还没有这么高的房子。
  半年后,正当郑崇华打算减少楼层时,这位官员又找到郑崇华,不仅支持可以再盖高一点,连对绿建筑概念都讲出了一番大道理。
  颇为吃惊的郑崇华得知,大陆政府已开始把环保指标列入官员的考核清单。台达的绿建筑成了当地招商引资的标杆。
  2012年,郑崇华宣布退休的前两个月,马英九来到台南科学园,造访了台达的绿色工厂。这座工厂不仅有阴影变化的外立面,还有结合太阳能光电的绿色生态中庭,以及一片为野鸟、昆虫提供栖息地的原生植物密林与绿地。
  得知这座工厂被国际机构评为“钻石级绿建筑”,可以节能30%节水50%后,马英九不禁称赞郑崇华为“台湾第一环保狂人”。
  绿建筑只是首席环保官的繁重工作之一,更多的细节是在台达庞杂的生产端。比如台达在生产线上加装自行设计的电力回收系统,回收率高达95%;在设备表面做隔热处理,减少热气排放,进而节省室内空调用电;在动力设备上安装变频器,节省30%的用电量……
  对于首席环保官郑崇华来说,环保不仅仅是通常意义上的企业公益,更是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踏着产业浪潮打下市场后,郑崇华便沿着环保节能这条主线,开始产品多元化。为此,他建立了一套根深叶茂、层层递进的产品研发体系。
  首先是学术基础研发。1999年台达在上海设立研发中心,郑崇华请来老朋友李泽元博士主持研发,并通过他的学术关系网,陆续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八所国内高校开展校企合作。
  其次是企业短期研发。台达内部按产品品类实行事业部制,每个事业部都有自己的工程、销售和研发部门。其中的研发部门负责在现有产品线的基础上,着眼于短期或某类特殊客户进行衍生式开发。
  再次是企业长期研发。2003年台达成立总部研发中心,建立了一条从提出构想,到可行性分析,再到成立新事业部的产品开发流程,规定每年拿出营收的5%~6%作为研发费用。
  最后是各个事业部的资源整合。从2001年开始,台达每年定期举行全球科技会议,让各事业部针对前沿技术,提出简报并讨论交流,并邀请专家学者出席指导。这使得台达各个分支的研发资源,逐渐整合起来产生协同效应。
  这套强大的研发体系,使台达的产品线逐步涉足电源系统、太阳能发电系统、节能LED照明系统和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等环保节能的领域,并为后来台达“从零件供应到系统集成”的商业模式转型打下基础。



作者:曹一方 来源:商界 责任编辑:郭燕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