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有观点认为,国网在《意见》中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进行设限,是出于提早预防分布式能源发电在未来对电网造成难以估量的冲击。
2011年,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王骏在报刊上公开发表的万字长文《开发利用新能源思路探讨》中指出,由于目前中国电网企业的收入仍然是全部来自发电环节与终端销售环节之间“价差”,新能源“自发自用”一度电,则直接导致电网企业减少1度电的价差收入。
王骏认为,在电网企业应得收入总量及其保障机制尚未落实的情况下,电网企业不愿接受千家万户自建的分布式新能源发电量,不同意实行这种全世界都已经普及的“自发自用”模式,也在情理之中。
参与《意见》讨论和出台的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蒋莉萍在电话中向本报记者表示,分布式光伏发电必然会减少电网企业原有的售电量。“但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是大势所趋,利国利民。对于电网公司来讲,目前只能牺牲一些利益来支持这个事情。”蒋莉萍说。
蒋莉萍并表示,《意见》做出设限,仅是基于电网安全运行的考虑。至少未来的20年内,她说,分布式能源发电还不能替代目前的集中型电网。
超过半年的讨论
按照国家的规定,涉及电源接入的问题,必须要经过国家电监会的批准、核准和许可。为何国网这么做?
“实际上,这是一个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蒋莉萍说,“所以这些在操作的时候,国网只能一步一步地、稳稳地来操作。设限,是基于一个逐步发展的考虑。”
而此前,国网发布《意见》对6兆瓦界定标准解释为:“据国际上有关国家及组织界定标准和我国电网特点,考虑10千伏单回线路输电容量约5~8兆瓦,并且国家对电源的统计口径为6兆瓦及以上。”
安全生产被视为电网的生命线,而供电质量则是考核电网质量的重要标准。在技术上,可再生能源发电因具有间歇性的属性,这好比在“主动脉系统”中随机地供应间歇性“血流”,在并网中所产生的波动对电网安全生产和供电质量的影响较大。“每个人都不希望家里的电灯一天到晚闪闪的,这个是一个大前提。”蒋莉萍说,电网企业需要考虑供电的质量。
而从目前中国正常的并网程序出发,所有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都需要经过国家发改委备案、国家电监会等部门的备案、核准和许可。整个过程持续之长、手续之繁琐,使用户走完整个流程付出了巨大的成本。
在这种情况下,蒋莉萍说,国网需要给予支持——简化并网手续。
蒋莉萍透露,从2012年初,在国网领导的牵头下,整个公司开始着手《意见》事宜。《意见》出台之前,国网系统对电网安检、运行、发展、调度等技术问题,都经过了长时间的反复讨论。能不能这么做?做完了以后会不会给电网带来安全上的威胁?等等。
作者:林春挺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责任编辑:郭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