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高品质特殊钢科技重点专项。面向航空航天、清洁能源、现代交通、先进制造等领域的国家重大需求,重点突破高温合金、耐热钢、电工钢、轴承钢、腐蚀钢、耐磨钢和工模具等特殊钢关键材料技术,形成我国的先进特殊钢和高温合金材料体系,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品质特殊钢生产工艺流程,推动特殊钢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大幅提升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建立若干专业化生产示范线和一批国家级研究与中试基地,形成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实现高品质特殊钢国产化和规模应用,满足国家重大装备和重大工程需求。
l 高性能膜材料科技重点专项。重点开发特种分离膜、水处理膜等10类膜材料。以膜材料和膜技术为支撑,建设5-8个示范工程,推动膜技术向水处理、钢铁、石化、环保等领域的应用。建成1-2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造就一批膜材料领域高素质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和产业管理团队。到2015年,膜材料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重点膜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30%以上。
l 新能源汽车科技重点专项。重点推进关键零部件技术(电池-电机-电控)、整车集成技术(混合动力-纯电驱动-下一代纯电驱动)和公共平台技术(技术标准法规-基础设施-测试评价技术)的研究与攻关。继续实施“十城千辆”工程,形成一批国际知名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零部件与整车企业;到2015年,突破23个重点技术方向,在30个以上城市进行规模化示范推广,5个以上城市进行新型商业化模式试点应用,电动汽车保有量达100万辆,产值超过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