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华:我国光伏产业逐步恢复理性发展

2013-05-08 10:38:32 太阳能发电网
     2012年我国光伏产业规模增长缓慢,产业逐步恢复理性发展。尽管我国多晶硅、硅片、电池及组件产量仍然位居世界首位,但增长幅度明显下滑,甚至出现了负增长。2012年我国多晶硅产量约7.1万吨,同比下降15.5%;多晶硅进口量约8.3万吨,同比增长27.4%,进口额达到21亿美元。硅片产能超过40
池制造业。如国电和中电投已涉足从硅料到电池组件的制造环节,大唐、华能和华电也在酝酿进入光伏电池制造环节,这势必将进一步加剧国内光伏市场的竞争压力。

  5.行业整合势头出现

  2012年,随着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恶化,光伏企业出现了破产倒闭现象,行业整合势头已经显现。在较长时间的较大面积的减产停产过程后,相当一部分光伏企业资金链断裂,破产倒闭风险加大,2012年孚日光伏、宁夏阳光等一批企业相继宣布破产。进入2013年,全球最大的光伏电池组件制造商无锡尚德也宣布破产重整,这是我国首个宣布破产重整的大型光伏企业。

  存在的问题

  我国光伏产业在继续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1.供需失衡、供过于求的局面依然严重

  尽管全行业快速扩展势头在2012年得到明显的遏制,但由于当年的市场增速也同步大幅下滑,总装机量仅维持了个位数的增长,仍然难以消化2011年以前业已形成的过剩产能,供需失衡、供过于求的局面未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因此,各类光伏产品价格在2011年下跌的基础上进一步走低,2012年1月至12月,多晶硅、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的价格分别下跌了50.8%、28.3%、27.7%和31.6%,导致了很多本就经营艰难的光伏企业雪上加霜。

  2.国内市场仍在成长过程中,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度依然居于高位

  尽管为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我国加大了对光伏应用市场的支持力度,先后启动两批“金太阳”示范工程,上调《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光伏装机规划目标至20GW,采取了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等措施,但仍未根本性改变依赖国外市场的基本格局。2012年我国光伏产品总产量的近80%仍然需要销往海外市场,而总出口量的78%则要销往贸易壁垒高筑的欧美市场。

  3.技术基础及新技术储备不足,产业核心竞争力存在隐忧

  尽管在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产业化水平方面,光伏产业是我国为数不多的可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竞争的产业之一,但在前沿基础技术研究、实验室研发、关键和高档生产设备制造、新一代光伏电池的研发等方面,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产业的技术基础及新技术储备不足,可持续的产业核心竞争力不强,应该说我国光伏的远期发展仍然存在着隐忧。

  4.国际贸易纠纷增多,外部发展环境恶化

  2012年欧盟、印度等继美国之后先后发起针对我国光伏电池产品的“双反”调查,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光伏电池产品的出口,进一步加深了我国光伏行业危机。2012年5月和10月,美国商务部对我国光伏电池“双反”调查分别做出初裁和终裁,对我国晶体硅光伏电池和光伏组件征收2.9%至4.7%的反补贴税,太阳能电池征收31.1%至约250%的反倾销税。2012年9月和11月,欧盟委员会又先后决定对中国光伏电池产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其范围囊括了光伏产业上下游的几乎全部产品,包括硅片、电池片、组件,在2013年2月还加入了光


作者: 来源:中国电子报 责任编辑:凌月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