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的“标签化”危机

2013-05-14 06:35:29 太阳能发电网
策划:《太阳能发电》杂志编辑部 统筹:秋石 采写:张广明 自诞生以来,光伏行业就从来没有如近几年这么密集地被舆论关注过。  

 

  即便是现在,光伏行业的这一形象也仍未得到很好的扭转。
  随着国内多晶硅企业技术与产能的突破,“两头在外”中的原材料这一头,已基本得以解决。而终端应用方面,虽已有起色,但与庞大的产能相比,仍有很大的距离。
  诸如“产能过剩”、“价格战”、“双反”等形象,无疑正是对这种产业失衡发展的一种惩罚,只不过因金融危机的催化提前爆发而已。随着大众媒体对此频频报道,中国光伏行业的负面形象被进一步固化和加剧,继污染形象之后,再遭一系列负面“标签化”形象危机。

 

  补贴非议
  在光伏行业的发展历程中,始终脱离不开一个背景,即政府补贴。但有意思的是,现今的光伏行业,一方面在享受着政府补贴,一方面却又遭受着过剩的煎熬。在整个行业面临产能严重过剩、全行业亏损的大背景下,国内一些光伏企业却仍在获得高额的补贴,这难免不被舆论非议。
  而地方政府的补贴名目,也可谓是“花样繁多”。比如备受质疑的地方政府对海润光伏的补贴,其中既有徐霞客镇政府以新兴产业首次超百亿企业奖励的4800 万元,又有江阴市关于企业成功上市的财政奖励1000 万元人民币及关于人才引进资金补贴4000 万元人民币。
  综合来看,许多人对海润光伏获得的补贴主要有两点质疑,一是补贴的时机,此次补贴发放正处在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双反”调查之际,这无疑于是授人口实,给对方调查提供最直接的证据;二是海润光伏在上市时,其大股东曾作出业绩承诺,而在该公司现有业绩已经明显低于承诺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补贴无疑是在用纳税人的钱替企业履行业绩承诺。
  客观而论,财政补贴并非光伏行业独有。但光伏行业的补贴之所以饱受诟病,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即相应的补贴并没有换来应有的环境改善。
  在一些人看来,虽然国外也给予光伏行业大量补贴,但起码获得了清洁能源的应用和发展。反观国内,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每年高额的财政补贴并未换来多少环境改善。而一些以增加就业和拉动经济为角度的辩解理由,与这一行业外的人又有多大的关系呢?

  转变迹象
  光伏行业的负面形象,已非行业自身力量所能解决。但对个体企业而言,如果想获得社会的认可,减少相应的非议,通过开发相应的产品或途径与更多普通人的生活产生交集,无疑是较好的破解方式。
  从现有的一些信息来看,相关政策制定方也正在开始转变思维,由原来的对个体企业的直接补助,转向对应用终端的补贴。
  安徽省合肥市近日就表示,将以光伏应用推广为抓手,不断完善标准、政策、规划、宣传四大支撑体系,努力建成“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
  而来自江苏省发改委的信息也显示,该省今年将力争光伏并网容量超过200MW,用户侧并网自发自用容量超过600MW。并正着手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无锡、南京等8 个城市的实施方案已上报国家能源局,申报项目规模超过1500MW。
  出台类似措施的地区还包括另一光伏大省——江西,该省财政日前投入8000 万元资金,专项用于奖励2012 年光伏产品推广与产业发展应用示范项目。
  不过,其中也有值得完善的地方。如一些地方政府仍在对市场进入设置一定的前置条件,轻则要求在本地注册、纳税,重则要求采购本地企业产品。
  无疑,这仍然是在重蹈覆辙。
  而在更高层面的产业政策方面,有媒体报道称,工信部正会同相关部委加紧推进涉及光伏制造业各环节的准入条件,准入“门槛”主要涉及三大“准绳”——技术研发实力、环保水平和产能规模。其中,在技术研发方面,将严格执行“高新技术年销售收入5000 万元以下,研发投入须达6%;销售收入为5000 万-2 亿元的企业,研发占比须达4%”等规定,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在生产规模方面,如电池生产环节未来产能规模均需达100 兆瓦以上;在环保标准方面,将在电耗水平以及相关环节产生的废液、废气排放等多方面提出明确上限。
  有业内分析人士认为,如果按照上述报道信息来看,虽然较以往有所改变——比如将研发投入作为一个指标,无疑有助于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来进行差异化竞争而不是单纯的价格战——但仍然延续了对生产规模的要求。而据以往经验来看,这能否解决产能过剩问题,还是越调产能越高,尚需拭目以待。



作者:《太阳能发电》杂志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