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清盘光伏业金太阳项目 百亿补贴金去向成谜

2013-05-21 09:52:44 太阳能发电网
     清盘“金太阳”   一轮“金太阳”,升起于中国光伏市场的涨潮期,陨落于全球光伏产业的退潮期。近4年来,这项以财政资金力推产业发展的特别举措耗资百亿,饱受争议,起落之间,划出了一道充满争议的政策轨迹。   2009年,这项工程曾被寄予厚望。此前,中国光伏市场“三头在外”——原料在外、市场在外、设备在
计,财政部2010年以来批复的金太阳项目中,至少有四分之一的项目业主是光伏组件商。为应对欧盟双反,财政部2012年集中批复了4000兆瓦的金太阳项目,是此前三年批复总量的4倍。这成了国内组件商消化库存的一个重要渠道。

  知情人士透露,“大型国企的组件招投标过程相对公开公平些,一些民营业主招标过程则免不了利益输送。”借此工程,部分组件商也清理掉了一些有瑕疵的产品,这些产品原本很难变现。

  光伏电池板在印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色差,在装片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外边框划痕,这些瑕疵虽不影响使用,但是无法出口欧美,通常会积压在仓库角落。不过,金太阳的业主喜欢这样价格低廉的瑕疵品。由于是初投资补贴,工程成本压得越低,利润空间就越大。

  秦海岩表示,鉴衡中心在项目验收时会对组件和逆变器等关键设备的关键指标进行严格把关。“这些产品,外观上有瑕疵,但是质量没问题,就像手机背面有划痕,但是不影响使用,不能叫以次充好。”

  秦驳斥了此前媒体种种关于金太阳“以次充好”“骗补”的报道,称鉴衡中心验收的所有工程中没有发现媒体所说的情况。“组件、装机量等都经过我们的检测,有问题的绝不会通过验收。”

  秦还称,此前业界传言最盛的“一块电池板重复使用,骗取两次补贴”的情况不可能出现。《财经》记者曾为此遍寻与金太阳工程相关的人士,确未发现“拆东墙补西墙骗补”的具体案例。

  目前,财政部要求获得补贴的光伏项目每天上传发电数据,数据具体由国家发改委节能中心和鉴衡认证中心共同实时监控。不过,有业内人士透露,这套系统可以监控项目是否仍在发电,但很难监控转化率之类的指标。

  “如果转化率低,是因为光伏组件质量差,还是因为天空中飘过来一片云,是没办法明确知道的。而且就算知道了,也很难去监管——反正补贴已经给企业了。”

  “金太阳工程的寿命期是20年,怎么保证未来的质量?五年后转换效率出现衰减怎么办?算不算质量有问题?”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反问,“五年后,一些小的开发商可能早就不知道在哪儿了,找谁去算这笔账?”

  “补贴到手,以合理价格变现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亦有业内人士提醒称。这些组件衰减较快的电站在价值上可能打折,但绝非毫无价值,接手的下家依然可通过电费收入获得利润——国家财政补贴最后成为交易双方共享的利润。

  在金太阳利益链上,业主和EPC的利润空间则更大。117号文称,被取消示范的金太阳工程“如继续实施,可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分布式光伏发电度电补贴政策”。在初投资补贴和度电补贴两种模式下,内部收益率都在8%至10%左右。

  但是,由于初投资补贴在投资时就可享受到国家大量补贴,“等于是国家财政帮着免费融资”;而度电补贴则需要业主在前期投入大量资金,成本回收较为长期。因此,采用初投资补贴的金太阳工程,受到了业主的热捧。

  这其中,有不少已批复项目虽具备开工条件,但业主却选择晚开工或干脆不开工。一家组件


作者: 来源:《财经》杂志 责任编辑:凌月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