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财政部决定金太阳示范工程不再进行新增申请审批,外界均猜测,金太阳工程由此将开始退出历史舞台。
同一时间,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的征求意见稿,针对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提出了新的实施方案。
此次下发的117号文,抽走了金太阳工程的根基,让链条上每一位利益相关者陷入焦虑:“取消示范,收回补贴”让业主获利的希望落空,无法支付EPC的账款;EPC没有钱,也无法向组件商支付货款;本已债务缠身的组件商,原指望通过金太阳翻身,反再遭重创。
中达电通公司,是山东大唐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的EPC。其太阳能光电系统事业部部长方剑锋告诉《财经》记者,“到最后实在没办法,我们只能起诉大唐,我的分包商和供货商也会起诉我,到时候你起诉我,我起诉你,整个行业都乱了。”
接近财政部的人士称,金太阳工程在批复时已告知业主,“建设周期原则上不超过一年”。此轮被收回补贴的项目,虽然目前大多数已经完工,但都属于“延期完工”,因此“收回补贴是有道理的”。
“这不是结束,只是一个由不太合理的政策,转向另外一个更合理的政策。此次被追缴补贴资金的企业不用太悲观,将来这些企业工程建成并网后,仍可用终端电价补贴的方式收回成本。”上述人士认为,“但如果当初企业为了降成本采用了劣质设备,导致转化率低、发电量少,这个企业必然会蒙受损失。”
显然,财政部希望通过117号文,实现初投资补贴向度电补贴的过渡。但对于产业链上的每一环来说,这种改变是不可接受的。这不仅意味着每一环的获利模式被打破,更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先行垫付变革带来的成本。
秦海岩认为:“如果我们没有做金太阳,国内屋顶光伏市场可能现在还是一片荒漠,金太阳也为分布式能源的发展积累了经验。金太阳工程还是有很重要的历史贡献,不应全盘否定。”
孟宪淦认为,“初投资补贴,确实不是一无是处,关键在监管。监管到位,照样发挥作用”,“鉴衡是第三方认证机构,只有验收的权力,没有后期监管的权力,后期监管谁来做,不知道。”
孟宪淦表示,一旦初投资补贴的刺激作用得到了体现,就应该转向度电补贴,而不是拖到现在。但多位业内人士分析称,此次财政部釜底抽薪,动力只是出于对财政补贴资金是否物尽其用表示怀疑。
多位受访人士直言不讳,“财政部管理能源项目的水平有待提高,如果超过八成的项目无法按期完工,就是制度设计有问题了。”
这近八成的项目中,除了少部分业主故意拖延工期套取国家补贴资金外,大部分业主均称工期延误并非故意,而是有着客观原因。
譬如,金太阳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确有难度,开发商与屋顶业主谈判过程艰难,因此造成了工期延误。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制度设计的缺陷。
山东一位金太阳业主称,在申报金太阳工程时,开发商通常会与屋顶所有者达成意向性协议。不过随着时间推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