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机制不合理,实施过程存在瑕疵,金太阳工程“最后的清算”激起了业内部分反弹。一位金太阳业主称,“应该分清楚哪些是蓄意拖延的,哪些确实有客观原因。如果连电网的问题都要我们担责,我不能理解!”
“金太阳工程规定申报有两个‘路条’——电网路条和屋顶路条。有了这两个路条,就可以去申报,申报成功就可以获得一大笔财政补贴。很多基层电网开的路条,不少都是光伏企业为了拿项目,托人情,说不管并不并网,只要给我开个路条就行。”国家电网发展策划部规划二处副处长齐旭告诉《财经》记者,“路条只是原则同意,真正接入,还需要做非常多的工作”。
“业主感觉到并网难,有很多因素。”齐旭称,企业拿到路条,获得财政补贴后,需要找到电力设计部门做项目的可研和规划,之后再向基层电网正式申请。“设备标准对不对,按照什么保护?线路有多长,怎么走,开关装几个?这些都需要前期就设计好,但往往根本没有设计。真正能够落实和并网的,就不到50%了。”
部分电力专家认为,金太阳工程将验收环节前置,没有考虑是否并网,表明决策和监管部门有些“外行”。
金太阳工程名义上是财政部、科技部和国家能源局三部委共管,但是控制补贴资金的财政部处于主导地位,能源项目管理经验更丰富的国家能源局,在该项工程中的作用并不突出。
“其他所有的电源项目,都是要先由电网验收才可以确认合格,唯有金太阳的验收是先由鉴衡验收,验收完就可以获得补贴尾款,再由电网来验收。”中国电科院(17.960,-0.04,-0.22%)一位专家称,并网验收时,往往有诸多不符合电网标准的地方,“用户会觉得很麻烦,有的企业干脆不申请并网,自发自用。”
国家电网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5月,当时国家电网经营区的四批354个金太阳工程项目,只有157个提出接入前期申请,占比仅为44%。不仅仅是小的项目不申请并网,例如北京南站这类大型的屋顶光伏项目,至今也未申请并网。
在一次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牵头召开的金太阳工程政策讨论会议上,与会者把并网难的矛头指向了电网。电网公司的参会代表说:“究竟是哪些企业的项目并网难,难在哪里,需要我们做什么工作?请主管部委开个单子给我们,我们一家一家去解决。”
“这次会议之后,等了很长时间,也没等到主管部门开的单子。这个提议只好不了了之。”齐旭透露。
多位业主亦认为,以上各种工程延期的苦难,多与最初的制度设计有关,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监管者应该放宽金太阳工程竣工验收的时限。
一位不愿具名的光伏设备商告诉《财经》记者,根据金太阳的项目规定,项目工期非常短,很少有人来得及好好做。他本来也是金太阳工程的有力支持者,但在看到项目文件后,担心将来会出大问题,其所在公司参与较少。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业主称,国家能源局审批发电项目,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