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欧盟反倾销法,企业提出反倾销调查的申请,有相应证据,欧盟委员会有义务立案调查。但在李钢看来,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反倾销,原因是多层次的。“欧洲至今还没有从欧债危机中真正走出来,拖累了经济增长。2012年前后,德国等欧洲国家取消或者减少了对光伏产业、光伏产品的补贴,由此造成今天的局面。欧盟反过来对中国企业采取措施,是不公正的。”李钢对《中国经济周刊》说。
不透明、不公正的反倾销
更让中国企业诟病的,是这次反倾销调查过程中的不透明、不公正。
“由于欧盟暂时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要选用第三方替代国(地区)的数据来裁定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欧盟是否为倾销。”代表中国光伏行业前往欧盟谈判的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下称“机电商会”)有关人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说,第三方替代国(地区),一开始欧盟选的是美国,在中方提出抗辩意见后,选用了印度。“选用第三方替代国(地区)数据,也需要在当地找到企业配合。开始我们也提了中国台湾地区,但台湾地区没有企业配合。不过,即便印度企业愿意配合,但在欧盟调查过程中,对印度企业的问卷,连非保密卷我们都没有看到,里面的数据会不会有问题,我们不太清楚。”上述机电商会人士说。
这一点同样遭到了中国光伏企业的不满。对华光伏反倾销立案后,欧盟从应诉的150家中国光伏企业中抽取了7家抽样企业,英利是其中之一。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法务总监樊振华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作为抽样企业,他们向欧盟提交了调查问卷,并接受了现场核查。“欧盟采用了印度一家公司的相关数据,作为第三方替代国(地区)数据,来计算所谓的倾销幅度,但是,现在程序上欧盟还没有把这些信息向企业披露。”
樊振华还认为,选用印度作为第三方替代国(地区),本身就是反倾销调查的一个瑕疵。“因为印度太阳能产业发展比较缓慢,技术革新、规模效应等跟中国企业都要差很多,所以它的成本是比较高的,这样比较对于中国企业是很吃亏的。采用印度企业数据算出来的中国光伏产品倾销幅度,那可能就是比较高了。”樊振华说。
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的税额,目前还没有官方说法,但外媒披露的一份欧盟委员会文件副本显示,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的计划共涉及100多家光伏企业,对它们征税的税率不等,浮动范围在37%至68%之间,平均税率为47.6%。
该份文件副本还显示,尚德电力、赛维LDK、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将分别被征收48.6%、55.9%、51.5%、58.7%的关税。
“目前根据媒体报道,欧盟给英利的税率是最低的,37.3%。但这没有经过官方证实。”樊振华说。据樊振华介绍,100多家应诉的中国企业中,7家抽样企业会各自得到适用的单独税率,从37%到68%不等。非抽样的应诉企业,适用抽样企业的平均税率。
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