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多晶硅价格上涨难持续
只有供给面被进一步压缩,或需求量大幅提高,才能支持国内硅料企业的硅料价格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来源:《太阳能发电》杂志
文 | 顾理旻 (Glenn Gu)
在中国商务部与欧盟的一片“密集磋商”中,欧盟执委会闪电般推出了光伏双反初裁提议——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征收平均47%的惩罚性进口关税。
这让人联想到二战中太平洋战争开战前夕,美国积极与日本“密集磋商”,而日本随后却悄悄偷袭珍珠港。不同的是,欧盟这次占据了二战中让中国人切齿痛恨的“鬼子”一角,而几乎从不吃大亏(事实证明,美国是二战最大的赢家)的美国的角色,则被涉外事务中几乎干啥“都点吃亏”的中国商务部占位了。
欧盟光伏双反若最终以肯定性初裁结果临时定案,并非对所有中国的光伏企业都是利空,譬如国内多晶硅企业。从实际情况看,中国商务部确把对海外厂商的多晶硅双反作为一种反制手段,否则何必把初裁从二月推迟到现在还不出台。按此逻辑,欧盟对中光伏双反初裁的即将出台并刻以高税,将利于中国针对欧、美、韩进口多晶硅双反高税率的推出,进而起到为国内多晶硅企业提价创造空间,帮企业恢复生产的效果。
本文无意讨论欧盟初裁是否会收47%的反倾销税、税率最终会不会下调,以及电池片、硅片会否被囊括进课税范畴等问题。而是希望就当前欧盟执委会提案出重税打击中国光伏产业这个逻辑出发,从五个方面探讨国产多晶硅价格能否大涨并维持在较高的价位,如:CNY180/公斤(4月底主流价格在CNY 120~125/公斤)。
1.关于中国多晶硅双反的税率,目前市面上流通的版本基本圈定在30%~50%的范围,当然还有可能更高,同时对欧、美、韩企施加税率可能各不相同。但IHS Solar认为,这不意味着国内企业可以涨这么多,毕竟多数国内多晶硅在品质上与海外一线厂比还有点差距,最后导致后续工艺中用来降成本配掺料的使用比例少,或者硅棒、锭成品良率略少。长期来看,进口料、国产料价格(税后)倒挂的情况难以持续。
2.其次,海外一线厂的硅料销售策略基本基于长单,这给海外主流供应商不少的保护,虽然“法律武器”在现在行业萧条的时候看起来有些苍白,但若完全不按合同上规定的量拿料或完全不拿料,被扣保证金+被打合同官司也是各大国内中游厂商所不愿看到的。而国内厂的硅料销售模式则基本基于现货或对买方约束力很弱的长单合同运作,这会给国内硅料厂在即便有反倾销税的庇护下扩大市场份额增加不小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