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江苏省光伏专业委员会统计,7月份全球有6家光伏企业申请破产,其中中国企业有两家,分别是恒基光伏和综艺股份下属公司。
孟宪淦分析,行业有好转是真,但总体供需失衡的情况没有变化,目前正是淘汰落后产能的过程,同时“择优扶优”扶持优秀企业。
据孟宪淦的观察,目前上市公司报表中反映的是扭转亏损开始盈利,负债严重并没有因此改变,消化债务可能还需要多则2~3年的时间。公开资料显示,中国七成光伏企业负债严重。
上述上市光伏企业人士甚至称,财务报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趋势,同时也有很多变通的空间,单从财报不能说明行业总体回暖的情况,也反映不出产业整合的趋势。
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和专家均认同光伏行业开始好转的判断,但何时走出困境,消化债务则观点不一。
产业整合刚刚开始
一位上市光伏企业人士认为,由于市场供需失衡,光伏企业财务困难不算什么新闻,建议政府站在宏观角度做产业引导,拉高门槛,同时产业整合政策应进一步明晰。
政策不明晰,是指下发通知中称“国家鼓励企业通过自身行为进行产业整合”。
不过在Solarbuzz分析师韩启明看来,政策很明确,就是通过信贷推动产业整合,减少政府干预,避开行政力量推动的整合。
按照孟宪淦的说法,光伏行业对技术的依赖性非常强,光伏技术和工艺的更新换代周期快,通过并购实现产业整合的路子基本不可行。一般的生产线就2~3年的周期,破产企业除了最新的生产线基本没有其他有价值的资产。
这客观上导致行业向大型、技术和管理先进的企业集中,孟宪淦举例说,以多晶硅产业为例,上半年71%的产量都由保利协鑫贡献。
但孟宪淦也认为,中国的光伏企业还是数量太多,而且多数跟地方政府有千丝万缕的利益纠葛,不容易破产,资产却已无价值,随着产业整合,集中度会更高,最终剩下几家大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