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单晶”打天下
要了解周俭对于太阳能光伏行业的理解,仅看他过去八年的经历,或许是不够的。除了八年只做单晶的坚持,周俭的视野,不仅跨越了半导体工业50年的发展历程,也穿越了工业革命以来的产业发展史。
在全球光伏行业因严重产能过剩而深陷泥淖的当下,晟纳吉却出手了,不仅扩产规模是现有产能的二十倍,且扩产方向也仅限于单晶。
沉淀八年的周俭,一出招,便带着颠覆性。除了逆势而上,其方向也明显与光伏行业当下以多晶为主流的低成本发展路线相左。
巴菲特说: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
在周俭看来,光伏是一个行业变化、技术变化都非常快的产业,在产业发展初期的巨幅震荡中,注定了会有众多创业家成为“长江的前浪”。“尤其是前面一两次震荡,波幅会非常大,震荡几次后,震幅才会越来越小。”
近年来硅材料的价格曲线,似乎也正在印证周俭对于趋势的判断,“第一次上涨,就涨到了500美元,然后掉到了120美元,稳定了几个月,接着掉到60、70美元,再反弹到120美元,然后一路掉到现在10多美元。”
在周俭看来,渡过这个阶段之后的光伏业,必将成为一个拼规模体量、拼成本的行业。
正是基于如此判断,厚积薄发的晟纳吉,没有选择重复此前行业惯用的产能复制的扩张模式,而是选择了技术升级和资源集约化的发展——采用更新技术工艺路线,通过优势资源的整合与配置,来获得综合成本优势和竞争力。
“光伏产业要想实现去产能化,简单的兼并重组根本无法实现。当年,中国有一百多条电视机生产线,竞争相当激烈,后来也出台政策扶持那些大企业,可结果真正发展壮大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是当年国家扶持的企业。”
草原的阳光,明显要比北京猛烈得多。占地千余亩的“晟纳吉电子材料产业园”一期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建设着。站在尘土飞扬的工地上,习惯了草原太阳的周俭,毫不避讳地对记者解密了他的几招产业整合大棋。
“只能通过技术进步、更新技术和生产工艺,来淘汰现有生产设备和产能。”在周俭看来,光伏业长远发展的产业整合着重点,只能是走技术路线。而在现阶段,则可以通过充分的资源配置与资源集约,来帮助企业战胜行业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