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述排放标准,电力行业普遍认为过于严格,且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新排放标准全面提高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严于所有现行的法规和行政要求,且极大超过了‘十二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量控制目标要求。”中电联专家指出。
对此,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副司长王开宇曾向本报回应称,修订污染物排放标准,需要综合考虑环境质量要求、环境污染现状与行业经济技术发展水平。我国能源结构中,火电在电力装机中比重超过70%,加之国内外环境管理方式的差异,要求对燃煤机组采取更加严格的控制措施。
建议出台电力排放支持政策
环境保护部发布的《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92%、27.6%的火电机组已分别安装了脱硫、脱硝装备。
中电联统计,2012年底,我国烟气脱硫机组达到6.75亿千瓦,烟气脱硝机组2.3亿千瓦,规划和在建超过5亿千瓦。
上述中电联专家认为,火电机组不是雾霾主要因素,而且火电节能减排正在付出巨大经济代价,需要出台节能减排支持政策和电价政策。
其举例称,目前全国燃煤电厂现在一年排放150万吨烟尘,而这个数字在1980年是400万吨左右。三十多年来,我国燃煤电厂装机翻了十几倍,但烟尘排放总量却大大下降。电力二氧化硫排放量从2005年的1300万吨降到2012年的883万吨,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到900多万吨。
有电力企业反映,火力发电机组安装脱硫、脱硝和除尘装置并投运后,大约需增加发电煤耗3-4克标准煤/千瓦时,给电力行业节能带来新的压力。
按照新的排放标准,2011-2015年期间全国需要完成脱硝改造的煤电机组高达6亿千瓦。多个发电企业负责人在多种场合表示,0.8分/千瓦时的脱硝电价补贴未能覆盖大部分电厂成本,建议提高脱硝电价水平,缓解火电运营压力。
在除尘方面,发改委环资司官员预测,从经济效果看,烟尘排放降至30毫克/立方米,至少每度电再加2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