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电站开发 “刀尖上的舞蹈”

2013-08-28 10:37:14 太阳能发电网
原文标题:光伏电站“淘金”险象环生 来源:中国证券报 自2011年8月以来,光伏行业兴起一拨扎堆投建光伏电站的热潮。拥趸者中,除了传统电企,还有深陷亏损泥淖的上游制造商,甚至还出现与光伏本是陌路的其他产业

 

  但是,这一收益率水平要兑现是有前提条件的,即:光伏电站所在地区的光照资源优越,项目并网条件便利,更为重要的是,8%-10%的内部收益率是电站稳定运行25年的全寿命周期的平均水平。然而,这些前提条件,在当前国内光伏行业现状水平下,并不容易实现。因此,所谓的持续稳定的收益率实际上是投资方在自我“画饼”。

  中银国际证券一位分析师对记者表示,事实上,当前众多资本尤其是“半路出家”的制造业企业积极投身开发电站,并非想长期持有电站来获得收益,更多的初衷,一是消化自身积压已久的电池组件库存,二是寄望于通过BT模式在电站建成后将电站转让给运营商以获得额外收入。“对于他们来说,以最快速度获得项目核准‘路条’,并顺利实现并网,然后及时脱手套现,是最现实的考虑。”该分析师说,理论上,当年建成的电站必须在当年内实现并网并转让,才可算成功的交易。

  根据该分析师的研究,从当前国内企业投建光伏电站的现状来看,能成功实现并网并售出的电站项目相对集中在国外,且售出率也仅为25%,国内实现成功转让的电站项目更是凤毛麟角,能数得出来的,只有航天机电和中利科技两家。其中,中利科技于去年6月及今年8月两次向招商新能源转让共计400多兆瓦的光伏电站项目。

  而据Solarzoom统计的数据,2011年和2012年国内完工的光伏电站项目量共计近4000兆瓦,但实现成功售出的不足1000兆瓦,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光伏电站仍在苦等买主。

  据记者了解,即便是成功实现售出的光伏电站,其转让之路也并非顺畅。中利科技去年5月23日公告公司成功向招商新能源转让位于甘肃和青海两地共计120兆瓦的电站项目,而就在同一天,公司另外宣布以4099万元人民币认购招商新能源9.1%的股权。彼时,招商新能源正处于港股上市的前夜。这不能不让人猜想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交换关系。

  另一家A股上市公司海润光伏尽管制定了“十二五”建1吉瓦电站的计划,但根据公司最新公布的2013年中报,其目前正在建设的近500兆瓦国内电站项目,除与国电合作开发的20兆瓦外,其余绝大部分项目目前还未拿到核准开工的“路条”,建成、并网、出售均无从谈起。



作者:郭力方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