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实行网上公开限时审批
按照本次酝酿中的项目核准体制改革办法,“路条”取消后,各项支撑性文件不再互为前置条件,这使得项目的环评、土地预审、选址等前期工作可以并行办理。
“之前,设计单位等中介机构只有当见到路条才会启动支持文件编制。相关组件在缴纳相应费用后,所起到的把关作用很有限。如果实施并行办理,在审批效率上会有提高。”一位风电企业负责人评价说。
按照现行审批流程,在各项支持性文件通过批复之后,才可向发改委提交核准申请。随后由发改委委托咨询机构评估、做节能批复等,最后才能办理核准手续。从审批过程看,需要经手办事科员-处长-副司长-司长-委内会签-副主任-主任-上会讨论-印发文件。同一部门内有多个司局可干预审批。
而这一冗长的审批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存在人为因素,项目单位不“汇报”很难通过。由于同类申请核准的项目繁多,申报项目在发改委待核准的目录中先后次序也大有学问。且人为因素很强。
“这些因素包括项目先后排序,项目审批中尺度标准的把握,故意搁置不签导致支撑性文件超过有效期,要求地方重新报送等诸多方式。” 五大电力集团一位熟悉投资审批程序的人士介绍说,“每一个环节都有寻租的条件。”
为此,前述发改委人士透露,为减少人为因素干预项目审批,核准制度改革后,国家发改委将更加重视产业规划作用,纳入规划之列的项目可以优先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