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熟悉国华电站的人士透露,该电站在起初的设备购买上亦遭遇“不测”。“那时候设备成本高,而且产品总是出故障,为此国华公司采用了拖欠对方费用以示‘惩罚’,后来闹得有些不愉快。”
左力斌证实了设备高故障率的说法。他表示这是当前光伏电站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是国华电站的问题更加突出一些。除了日常20多名员工薪水发放,电站设备维修耗去大量的资金。随着设备保修期的结束,这笔费用还在进一步提升。上述因素若得不到改观,国华电站要实现盈利几乎不可能。
此外,较之日照丰富的西北地区,华南的劣势明显,这也成为国华电站发展的一大天然桎梏。根据左力斌测算,如果国华电站设在西北地区,年发电量能提升60%以上。但是,尴尬之处在于,在现有的发电成本和电价政策下,发电量越大,亏损越大。
尽管如此,这并没有影响国华公司对未来前景的看好。左力斌称,公司起初在建设光伏电站之时更看重行业的社会效益和发展趋势。
他表示,随着光伏全产业链的逐步成熟,光伏电站制造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如果电价补贴力度加大,市场空间仍然很大。对于国华电站的未来,公司表示将谨慎扩张,继续立足河源,积极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走分布式发电之路,就近并网。
不过,左力斌也有担忧。“首先,并网还存在障碍,手续较为繁杂;其次,如果走分布式发电道路,我们面临与电网巨头的竞争,处于弱势,企业要直接跟用户打交道,电费收取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对此,河源经信局产业技术科科长谢伟东表示,当地有关部门不会放弃对国华电站的支持,未来将免费提供大型屋顶供其发展分布式发电。
求解缺位的产业聚集
对于国华电站的困境,任浩宇并不意外。“广东地区光伏电站建设适合于经济水平、产业聚集程度更高的珠三角,河源尚不具备发展大型光伏电站的条件,不可只强调全产业链覆盖而盲目上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