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江苏光伏企业高管表示,从目前郑建明的资本运作轨迹来看,不排除他大肆在光伏产业抄底龙头企业也是为了更大规模的资本运作考虑,“有了顺风光电、无锡尚德、赛维LDK等这些资源,他就可以让资金流动起来,从而把这些企业变成他庞大资本布局中的一个个融资平台。”
上述人士表示,今年顺风光电曾大举进入光伏电站领域,最大的一笔是2013年7月5日与海润光伏签订的总计499兆瓦、投资额达41.9亿元的6个光伏电站。“当时顺风光电只付了3亿元的定金,还差38.9亿元,这又是一笔巨额资金,顺风光电哪来的钱?”
自从郑建明进入后,顺风光电的股价已从2012年12月底的0.3港元升至目前的4.69港元,10个月时间成长近16倍,这在低迷的光伏行业极为罕见。
据记者了解,顺风光电先期进入的31亿元主要用途包括支付上市公司、偿还部分债务等,不过这距离107亿元的总债务仍相距甚远。有消息说,郑将用债转股等形式解决,但如何能获得众多债权人的一致同意仍然未知。
10月30日晚上,无锡尚德的母公司尚德电力收到了无锡国联的投资意向书。在该意向书中,无锡国联将以不少于1.5亿美元现金的形式对尚德进行股权投资,以支持全面重组和恢复尚德的财务和运营,虽只是个意向书,但这也给了美国上市公司的海外资本方吃了定心丸。
在一位无锡尚德的债权人看来,作为无锡政府手中重要筹码的无锡国联直接代表政府意志,其此番突然出手还有另外两层用意,一方面是无锡政府在督促顺风光电的资金尽快落实到位,尽早实现当初的承诺,否则就会换人;另一方面则是提醒顺风光电,无锡国联仍有可能接盘,到目前为止,顺风光电入主无锡尚德的事情还没有最终板上钉钉。
在10月24日顺风光电与无锡尚德签署战略协议的当天晚上,曾有多位光伏行业人士在当地一家酒店内,见到几位知名的业界大佬与一位五十岁出头的中年人在大堂角落里进行攀谈,在此过程中那位中年人沉默寡言,几乎一言未发,事后,有人了解到此人便是郑建明。
也是这一天,在签约仪式上,施正荣并没有现身会场,有无锡尚德人士说,他未现身的原因是难以接受这种局面。在今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光伏产业展会上,施正荣的身份就由无锡尚德的董事长变为了简单的“博士”。
对于施正荣来说,虽经历辉煌,如今却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而对于重组中的无锡尚德来说,也仍然还没有到达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