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由于我换岗,就没再接手做这个事情。听说到2012年这个问题才得到解决,怎么解决的我也不得而知,但是公司1.1MW的组件风吹日晒了三年,这事儿是真的。
我为什么觉得金太阳政策别扭,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细则不明确。也许是文件的制定者从没想过从下往上做一个项目会遇到些什么困难,这才从上往下出台了一个无法双向畅通的政策。
举个例子来说吧。项目申报获批后,企业向省财政提交资金申请报告后,就可得到这笔拨款,可是得到拨款后多长时间内要开工,细则没有规定。再比如,项目完工后,满足什么样的验收标准就可以获得并网批准,电力公司没有给出过完整的文件,财政、能源、科技三个口的职能部门也觉得这事不是他们该管的事情,所以并网就该是业主自己去找电力公司,对于业主一次次的碰灰碰壁,大家都表示爱莫能助。那一年碰到过这事的金太阳业主不在少数,大家从电力公司得到的答复也都差不多:“垃圾电会冲击电网,电能质量不过关。”“无法调度多余电量,你就不能少装点儿?”“不具备并网条件,用电安全无法保障。”最夸张的是,我曾听过有电力公司跟业主谈条件:花钱买一套电力公司指定的变电柜就可以并网。这套设备,电力公司报价70万,市场价格40万。
当然,任何新生事物都不可能完美,事情总在发展变化中往好的方向发展。金太阳也是。但是细则不细这个问题,始终存在。2011年起,出现的一批投机土豪,则完全破坏了金太阳的游戏规则。2011年,光伏出口大幅度下滑,众多的太阳能设备生产商急需订单。他们放宽了付款条件,延长了承兑和信用证时间,降低了价格,甚至抛出低于成本的价格,以期望可以暂时割肉来渡过难关。金太阳的细则漏洞开始被投机者给钻了。他们写申报,将组件和逆变器价格码得高高的,获批后拿到了70%的初始安装补贴后,并不着急去建设,而是拿着资金挪为他用。更有甚者,从可研开始就一路伪造假章,反正收文件的人可不会挨个去考察这个章是真是假。此时的组件价格一路大幅下滑,很多投机者正是看准金太阳中没有规定“拿补贴后何时开工”这一点,持币观望。很多项目商,拿到补贴后两三年才动工,却被免于追究责任。等到组件价格下滑了30%,他们再出手买货。
更有不良商人,拿着获批的项目到处和组件厂家谈合作:“反正你板子也卖不掉,不如你垫资、先赊给我?”或者“你拿组件来入股吧,我们拿到尾款30%后,把项目卖掉,你可以获得20%以上的利润啊,这比你亏本卖组件强吧?”
这些存心投机的开发商,在项目建设时尽量压低成本,材料、施工,一切都要最低价,导致工程质量差得一塌糊涂。电力部门当然不能同意这些明显不合格的项目并网。无法并网后,开发商完全不着急解决问题:反正那70%我早就拿到了,刨掉这些建设费用,还赚了一大笔呢。至于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的钱,who c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