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土地投资费用
受土地、光伏资源的限制,地面光伏发电站往往规划在滩涂、丘陵、戈壁、沙漠等地貌类型的场地。在这些场地修建的地面光伏发电站,可能因为地下水位高、持力层埋深大、地形起伏大而产生高额的投资费用。在项目考察前期,要做好全面的费用预算。
5、关于土地租金和支付方式风险
在与当地政府洽谈项目过程中,政府主要考虑的是地价多少、税收多少、给当地带来多少就业等问题,为了争取到更多的利润,给的地价指导价为每亩每年200-300元,山地和平地怎么区分,山地最多给多少?平地最多给多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指导价,目前行业用的投资模型测算,测算出的误差有多少还有待考证。
光伏项目享受三年三减半税收政策加上17%增值税抵扣,当地政府前五年是享受不了税收,政府就要求我们提前预交一部分税收,达到一定条件后再进行返还,这样存在资金占有、返还等风险。土地租赁费用以每年交纳的方式,还是以三年或五年一交纳的方式,还是一次性交清,哪种方式对于企业的资金流更安全,值得商榷。对于企业来说,这些都是项目开发存在的风险。
二、电网接入问题
太阳能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新能源,要使它进入企业或家庭,最终还是要通过国家电网输送。地面光伏发电站往往规划在滩涂、丘陵、戈壁、沙漠等地貌类型的场地,这使得变电站远近、容量、备用间隔、是否能扩容间隔,是否能T接等信息至关重要。
三、环保要求程度高
根据我国光伏资源的分布特点,光伏资源丰富的区域往往是生态脆弱的地区,因此光伏电站的建设必须重视对生态的保护。如果不顾场区地形条件和原有生态环境,盲目套用传统的土建施工方式会引发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施工扬尘、废浆废水等种种问题。尤其在生态环境脆弱的西部地区,一些光伏电站的建设已造成恶劣的后果:部分地区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半沙漠化、生物多样性锐减、区域水土流失、次生地质灾害频发等等,这完全违背了光伏产业"绿色环保"的宗旨。
另外光伏支架基础在光伏发电站服务期满后为最大宗的固体废弃物,没有有效的回收处理措施,这些固体废弃物的环境污染实质上是对我国现有土地资源的浪费和侵占,降低和限制了土地资源的再利用。如果因为光伏项目的建设而破坏生态环境,则是与发展绿色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美好愿望相悖了。
四、与其他单位沟通
项目引入地方阶段,往往会涉及到一些中间人或者中间企业,这些中间人或企业希望通过参与项目并获得可观的利润,但是在利润分配及合作方式方面,很难找到平衡点。涉及到合资公司共同建设的问题,项目拟合作企业为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审批流程十分繁琐,周期很长,严重滞后我司在当地的项目建设。这时容易造成项目的搁置。
项目开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由于沟通不畅导致的互相扯皮。建立良好关系,在前期考察过程中通过政府组织各相关部门负责人联审会议,因为好多部门都没有接触过光伏项目。要尽量给他们解释清楚项目情况,都需要哪些资料。这样才能更快捷的获取真实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