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体制机制加快产业链集聚发展
自2009年开始大力发展光伏产业以来,目前三水已形成晶硅生产、支架、边框、系统集成、安装工程等一条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并拥有一定自主创新的竞争力,随着光伏终端市场大门的打开,这也给三水乃至佛山的光伏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历经了一年的产能调整和国家政策的扶持,自去年下半年开始,光伏产业开始逐渐复苏,企业的经营状况得到较大改善。目前园区内的光伏龙头企业广东爱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已解决银行收贷问题,现已进入全国晶硅电池片生产企业前三,今年订单已经排满;从事安装工程的保威太阳能去年业绩也逆势增长300%。
事实上,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本身就是一个光伏应用的巨大市场,据了解,广东是缺电大省,电力大量依靠外省引进,再加上电价全国最高,对优质电力供应的需求极为庞大;更为关键的是佛山厂房屋顶资源十分丰富,初步统计五区屋顶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仅在25%的屋顶上建设光伏电站,即可达到2.5吉瓦的装机容量,25亿度的年发电量。
“现在是光伏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将出台政策鼓励进一步拓宽终端应用市场,以带动上下游企业的发展,三水乃至佛山其他区都要抢抓机遇。”刘悦伦认为,佛山当前需按照“补链”、“强链”的原则进一步将光伏产业链条做强做大,打造又一千亿级支柱产业。
目前,除三水外,南海瀚天科技电子城A区、顺德美的马龙基地(一期)佛山绿之彩印刷有限公司等光伏发电示范项目已顺利建成并投入使用。根据目标,今年全佛山将建成光伏发电装机容量400兆瓦,其中禅城区30兆瓦、南海区90兆瓦、顺德区90兆瓦、高明区30兆瓦、三水区160兆瓦。
与此同时,佛山还将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成立太阳能发电应用专项发展基金,加强银企对接,支持政府、金融机构与投资者建立融资平台,对开发使用分布式项目的企事业单位、自然人提供信贷支持。
■纵深
以终端应用激活产业链整体腾飞,探索商业化运营模式,欲做全国分布式示范领航者
“三水经验”如何闯出光伏发展新路?
连日来冷空气的持续杀到让广东的气温骤降,但在爱康太阳能的生产车间内,却未感到太多的寒意,工人们正加班加点忙于生产。开年之初,该公司今年的订单已排满,所有产能全部开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