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投资光伏”传闻引出的话题

2014-02-10 09:33:00 太阳能发电网
“阿里将推出一款名为定期宝的金融产品,年回报率或达10%;投资方向是光伏电站;阿里近期在与某大型光伏电站投资及运营商洽谈,期望将光伏电站资产金融证券化……”春节前,一则关于阿里巴巴将投资光伏产业的消息被传得有模有样,当天这一消息还刺激了A股市场的太阳能光伏板块各股逆势平均上

 

  业内谨慎乐观

  虽说种种迹象表明,光伏产业正逐渐走出“寒冬”;但距离真正的“春天”恐怕还有一段距离。

  去年7月15日,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2013年到2015年,年均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左右,到2015年总装机容量达到3500万千瓦;此外,电站补贴由全国统一价变为3类地区不同价格,让补贴更为合理。对此,业内人士分析,此前国家对光伏电站的补贴为建设性补贴,即投资者在建设时就可申请补贴;而这次国家发改委出台的补贴政策,是鼓励更多的实际发电,所以按照实际发电量进行补贴。同时,此次光伏发电政策的出台,通过价格杠杆促进光伏发电项目合理布局,也有利于激励光伏企业降低成本。

  然而,不少专家表示,尽管有激励政策,光伏产业全面复苏还有待时日。去年8月14日,中国工信部网站发布《2013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运行情况》,上半年中国光伏发电新增装机总量为2.8吉瓦,其中1.5吉瓦来自去年第二批“金太阳”和光电建筑工程,1.3吉瓦为大型光伏电站。显然,光伏市场仍然牢牢掌控在政策之中,后续市场容量取决于政府规划情况和补贴力度的实施情况,光伏产业的大面积“回暖”还需3年至5年。

  深入分析不难发现,光伏产业的重心正悄然在产业链之间转移。 2013年中旬开始,随着欧美各国“双反”争端的渐趋平静,管理层相继出台鼓励太阳能应用的政策,中国光伏业又迎来了新一轮投资热潮,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轮焦点已由产业链中游的组件、电池片下移至下游的电站开发,10兆瓦-100兆瓦规模的地面电站则受到了资本更为猛烈的追捧。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5月以来,仅A股近20家上市公司公告的涉及光伏地面电站、分布式电站开发、投资、EPC、出售的总规模便已超4吉瓦,建设期约为2013年-2015年。

  同时,上游多晶硅依旧面临着国外倾销的难题。 2013年1月至11月我国进口多晶硅量累计达7.2万吨,预计全年进口量达7.9万吨。而我国的多晶硅企业却不景气,中国光伏产业联盟统计显示,截至2013年上半年,已投产多晶硅企业为43家,仅剩6家企业尚在开工生产,其余企业均已关闭生产线,即有86%企业已经停产。不少光伏企业家也纷纷指出,光伏的制造业确实出现了复苏迹象,但依旧处于调整期。国内多晶硅著名生产企业保利协鑫表示,今年依然把主要精力放在“填平补齐”上,产能会适度增加。同时,光伏大佬英利一年多前取代无锡尚德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多的太阳能光伏企业。该公司高层认为,尽管行业已经开始回暖,但是英利在2014年还是会“放慢脚步”,今年基调依然以稳为主,主要任务是培育市场。



作者: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