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政策的演变及趋势

2014-04-13 15:25:16 太阳能发电网
能源政策是能源行业最核心的问题。所谓能源政策,是指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围绕能源生产、供应、消费所制定的一系列方针和策略,涉及到产品价格、经济发展等多方面。我们知道,能源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国际安全、国家战略密切相关。能源政策是国家处理和解决能源问题的基本手段,关系到国

  

  能源政策是日本经济政策的核心部分。

  日本之所以能够成功地解决能源问题,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其能源政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日本国内能源极其匮乏,但其通过在内政和外交上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合理舒缓与释放了能源的“供应约束”、“结构约束”、“地缘政治约束”、“环境约束”、“价格约束”,并取得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地位。这一事实,不仅挑战了“能源对外依存度高则风险度高”的绝对化认识,还进一步论证了“一国的能源禀赋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并不能直接等同”、“能源约束是可以通过政策设计进行解决的”的观点。

  二战以后,特别是二次石油危机之后,日本政府通过制定、调整和实施能源政策,在日本这样一个能源资源缺乏、能源对外依存度极高的国家,建立了确保能源稳定供应的能源体系,并在节能技术及应用、新能源开发技术、能源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进入21世纪,亚洲各国的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激增,各能源消费大国努力通过各种途径抢夺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主要产油国的石油产能不断下降,以石油为代表的国际能源价格飙升,同时在资源国出现了强化资源国家管理、限制外资进入等倾向,国际能源供需形势十分严峻。

  2011年的日本核危机事件使全球各国深刻认识到核能是一把“双刃剑”,开始更加注重发展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或将接替核能成为今后世界新能源格局中的主力军。根据新的形势,日本政府开始了新一轮能源政策的调整:能源政策的制定更加着眼于长远;政策重点又重新转移到确保能源稳定供应上;着力完善能源储备,建立能源应急体系;强化全方位能源国际合作,推进国际能源与环境合作。

  欧盟的能源政策制定和执行都有别于单一国家。

  欧盟能源政策的制定,包括部长理事会决策模式、共同决策程序模式和欧盟委员会决策模式三种形式,具有多层次决策和权力制衡、成员国略占权力优势的特点。欧盟的能源政策执行,则具有明显的双主体特点。欧盟委员会代表欧盟执行统一的对外能源政策,并监督欧盟内部能源政策的执行。

  欧盟各成员国是欧盟能源政策的具体执行者。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能源政策中的一体化因素日益加强,超国家主义的成分随着统一能源税的征收、能源环境标准的实施以及统一大市场的稳步发展正逐渐加强欧盟能源政策的共同色彩。近年来欧盟通过实施电力和天然气领域的自由化改革、加强共同对外能源政策的协调以及严格执行与能源政策相关的环境政策等措施,能源政策正逐步走向一体化。欧盟能源政策的制定和实行从总体上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基本上满足了成员国获得持续稳定、廉价环保的能源供应,保证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欧盟共同能源政策的实践,是对整个欧洲一体化进程出现的阻碍与分离倾向的内部制衡,对内逐渐整合各个国家的利益,使欧盟这个超国家机构真正实现其设立时的本旨。对外则统一各成员国的口径,积极为欧洲利益实践共同的外交政策,在国际上践行欧盟本身的影响力。

  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中遭遇到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进而意识到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能源紧张推高市场油价必然会引发各国不同程度的能源危机,产油国鼓励开采政策不断加强,但通过关税等政策增加财政收入,保护本国能源安全仍然放在首位,能源匮乏的消费大国加速寻求新的能源出路,加大对核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经济的转型与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面对经济急剧下滑和新增长点缺失的困境,加之全球变暖问题日益凸显,发达国家开始将能源安全和经济复苏、气候变化统筹考虑,突出对节能增效技术和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支持。

  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身处何种政冶体制,无论是拥有自由开放的能源市场还是以计划为导向的能源市场,能源政策和战略的制定、能源价格及价格体制的确定都是从政者最优先考虑的问题。然而,能源政策的制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主要是因为能源政策的社会影响广泛、行业(部门)之间协调困难、利益集团的诉求不同以及相关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性。



作者:陈柳钦 来源:中国能源报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