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企业暂时走对了光伏电站的“棋”

2014-05-08 17:18:55 太阳能发电网
前两年曾历经磨难的中国光伏,正在以数据向人们讲述它的峰回路转。 记者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A股36只太阳能概念股,2013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12年大幅增长了近500%;2014年一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较2013年同期增长

  

  不得不说,数据已经为我们拉响了警报,据了解,目前,我国光伏电站主要集中于西部省份,其中,甘肃占2013年全年新增光伏装机的24%,新疆和青海占比则分别达到18%、17%。虽然这些地区光照充足,适宜进行光伏发电,但与此同时,它人烟稀少的特性决定了其并不具备就地消纳电力的能力,而电网建设的滞后,也意味着这里的地面电站将面临“窝电”的风险。

  中环股份电站开发不走寻常路

  暂且把我国光伏电站分布问题摆在一边,细数上文提及的2014年一季度净利同比增幅最大的5家A股公司,不难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2013年,它们中没有一家真正意义上大举进军光伏电站运营的公司,直至今日,也唯有中环股份,暴露了其在地面电站建设上的雄心壮志,而事实上,细研中环股份,该公司在地面电站建设上,恰恰走了一条极不寻常的路。

  依然以“2013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额同比下降27%”为参照,在此基础上,中环股份却于去年创造了出口销售收入逾13亿元,同比增长632.87%的“逆市增长”。

  对此,公司曾在其2013年年报中表述,出口额大增,源于“公司高转换效率的N型片产能不断增加,拓宽了以美国、韩国、中国台湾、东南亚、日本为代表的海外市场布局。”

  这种规模化生产转换效率可达22%-24%的“N型高效光伏硅片”不仅成就了中环股份净利润2013年同比增长172.95%、2014年一季度同比增长228.81%的佳绩,还令其于一季报中信心满满地预言,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将达到6500万元-7500万元,同比增长135%-171%。

  是什么使中环股份如此信心十足?

  据记者了解,颇受海外市场青睐的“N型光伏硅片”虽然高效,但由于其成本等因素,尚未被国内市场广泛接受。因此,对于国内市场这一“短板”,中环股份想必心有余悸。

  早在2012年时,中环股份曾发布公告称,公司与SunPower、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金桥城建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等签署框架协议,拟设立一家合资企业,在内蒙古运营高效率聚光型光伏太阳能系统装配设施,合资企业将于2017年前在内蒙古开发建设7.5GW装机容量的光伏电站投建“全球最大光伏电站”的光伏项目。其中,中环股份将成为控股达40%的大股东。

  业界无人不知的SunPower是一家总部设在美国加州圣何塞市,从事设计、制造和销售业务,目前可实现高转换效率、高品质、高可靠性能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和系统的公司。据了解,其最终与中环股份携手,一方面源于双方志同道合,更主要的原因则是,中环股份可以为SunPower提供高质量的电池、组件原材料——高效太阳能硅片。

  除此外,中环股份携手SunPower建设的电站也与众不同,公开资料及中环股份相关公告显示,SunPower运用中环股份的产品(CFZ硅片)生产出的光伏组件,再加上SunPower的C7聚光技术、单轴跟踪技术,可将光伏电站的的转换率提高到24.5%,并将度电成本全面摊薄至0.4元/度以下。



作者:于南 来源: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