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双反” 光伏企业“弃” 美“从”欧

2014-06-12 12:50:56 太阳能发电网
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的第二次“双反”调查大棒最终还是落下了。   6月3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反补贴初裁结果,认定中国出口自美国的晶体硅产品获得了 18.56%至35.21%的政府补贴。   2011年,美国曾经发起过第一次“双反”调查,高额税率迫使中国

 

  一年后,美国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终裁落地,美方决定针对中国相关生产和出口企业征收介于18.32%至249.96%的反倾销关税,以及介于14.78%至15.97%的反补贴关税。

  但这次“双反”调查实际上留给了中国企业一个曲线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

  “"双反"后,中国的光伏企业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多数都是绕道台湾曲线进入美国本土。”一位光伏企业高管称。经过两三年的经营,中国的光伏企业在美国市场的份额非但没有下降,反而比重越来越大。

  权威机构的统计显示,在美国政府不断出台促进光伏应用政策的背景下,美国很快将超过欧盟成为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光伏市场,预计2014美国光伏总需求量将达到6GW。

  经济观察报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英利、天合、阿特斯三家企业通过外购电池封装组件出口美国,使得对美发货量占到年度总发货量的比例分别为英利20%,天合15%,阿特斯17%。

  按照程序,美国商务部将于7月28日公布第二次“双反”反倾销初裁结果,12月11日公布反倾销、反补贴终裁结果,并将于明年1月底最终裁定是否征税。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孙广彬称,美国发起第二次“双反”调查,主要针对的是采购台湾地区和市场经济第三国电池在中国大陆组装的组件。

  多位接受经济观察报采访的业内人士称,此次“双反”来势更猛,初裁的税率也比预期要高,未来终裁前景很不乐观。“中国光伏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截至去年底已达60%以上。一旦此次"双反"应对失利,中国企业势必将美国市场拱手相让。”上述光伏企业高管称。

  阿特斯阳光电力全球市场高级总监张含冰称,美国二次“双反”肯定会使得公司在美国光伏总体量减少。


  或重抢欧盟“配额”
  5月21日,以英利、天合、阿特斯为首的光伏企业及主要光伏行业组织在上海发布联合声明,反对美国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的第二次“双反”调查。

  为了应对此次“双反”,国内光伏企业联合在近期给中国商务部递交了一份紧急报告。报告内容呼吁政府层面能够出面协调解决此次贸易争端。

  美国市场预计全年安装量在5GW至6GW,其中,中国光伏产品将占一半以上。据此推算,此次“双反”影响的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额在20亿-30亿美元。

  在积极抗议的同时,中国光伏企业也开始着手应对。除了继续加大中国市场的开拓外,美国和欧盟“双反”后曾多次被提及的海外建厂也重新提上议程。



作者:严凯 来源:经济观察报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