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发展不宜走大跃进的老路

2014-06-18 12:36:39 太阳能发电网
中国商务部裁定自2014年5月1日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太阳能级多晶硅产品征收反倾销、反补贴税,实施期限为两年。 不过,这一消息并未让中国光伏市场显得过于兴奋。相比对欧盟“双反”的实施带来的利好,业内人士对今年中国分布式光伏建设目标的

  

  朝令夕改引不满

  可事实上,与银行的准利率相比,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回报收益却要高得多。

  孟宪淦表示:“我们计算出的内部收益毛利率为15%,回报率还是很不错的。可是为何银行仍然不愿意贷款?社会资金也不愿意投资?”

  对此,普遍观点认为,根源在于不稳定、不连续与不可预见的政策。

  “投资者对于可预期、投资收益清晰有保证的才会愿意投资,现在分布式光伏缺乏稳定可靠的价格制定政策和体系。大家都在观望,没什么信心。”孟宪淦说。

  王健也指出,从目前的度电补贴政策来看,项目收益率不稳定,补贴标准依据并不清晰,决策明显存在偏差,补贴力度尚未达到预期水平,这也是由于国家政策的不可预期性导致的。

  2012年9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太阳能发电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底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100万千瓦以上。截至2013年年底,全国累计并网运行光伏发电装机容量为1942万千瓦。

  照此推算,2014年与2015年两年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58万千瓦即可完成“十二五”目标。但是年初出炉的2014年目标却定为1405千瓦,大大超过预定目标。

  一位匿名业内人士说:“光伏"十二五"规划目标已是白纸黑字的既定事实,但政策制定者却经常主观性地一拍脑袋重新规划,没有哪个领域规划像光伏这样变来变去,在重新制定时是否所有因素都考虑周全?”

  而且,当前浙江、江苏、江西等省在国家基础上又给予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如江西省给予统一标准的省级度电补贴为0.2元,补贴期20年。

  孟宪淦说:“如今国家与地方的过度补贴造成的后果是,企业并不热衷于提高技术以降低成本—反正政府会给钱,成本越高的电价往往给予的补贴越多。这已经违背了当初国家制定《可再生能源法》的初衷,制定补贴政策是为了让企业尽快依靠科技进步来降低成本。”

  他表示,中国光伏不应一再出现“大跃进”似的“抢装”潮,而应当要有经常性的、持续的稳定政策作为保障。



作者: 来源:商务部网站 责任编辑:admin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