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人士还告诉记者,如果大棚或者鱼塘项目临近可以自发自用的地区,那么电价计算是:自发自用加上余量上网。根据该公司的测算,全国最好的自发自用补贴可以达到1.29元/千瓦时。“因此,上述新政策一旦实施,那么自发自用最多的鱼塘、大棚等,将获得最大的收益。”
不过,航禹太阳能执行董事丁文磊对上述新政策也有其他理解。他表示,废弃土地及滩涂等这类项目纳入到当地标杆电价政策,可以看做是政府希望扩大分布式项目的定义,并为各方增加收益。
金融支持尚难一致
而在这份征求意见稿中,银行支持也再次被点到。该意见稿建议,希望对分布式项目提供优惠的贷款利率并延长贷款期限,这也是此前投资者和业主们一直呼吁的。另外意见稿还建议,鼓励地方政府成立用于光伏发电的公共担保资金,为该区域内的光伏发电项目提供贷款担保,鼓励采用融资租赁方式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并可以探索光伏产业投资资金。
不过,多位光伏上市公司高层都表示,金融支持政策执行起来要困难许多。
不少国内公司的分布式项目,并没有把半年甚至1年的运行结果—发电量统计数据交给银行,导致银行难以信赖,加上此前光伏公司的银行贷款问题屡次出事、银行自身的风控变得严格等因素,今年的分布式融资几乎无进展。而且,商业银行几乎很难给予长达5到10年的贷款,而光伏项目通常都会有很长的贷款需求,这是银行难以满足的。
另一方面,对于政府是否可能成立公共担保基金,林洋电子一位高层则对记者说,这要看各地政府对此事的重视程度以及财政实力。目前光伏补贴是从财政部门的可再生能源基金中拨款出来的,如果各地没有实际的分布式项目单列财政拨款计划,就很难申请。
但是,从现有情况看,除了林洋电子等个别公司愿意自己掏钱或与电网三产企业联合投资、推进分布式项目外,其他分布式项目的融资,可谓是举步维艰。而国开行的态度虽比其他银行要更好,但分布式项目体量小的这一特点,也难以引起国开行的足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