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 CIGS 的理论值计算可以做到30%,目前Manz 已经达到20.8%,在实验室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从实验室到量产之间,也只有6%、7% 的差异,因此量产也有再进步的空间。
在与晶硅电池转换效率对比方面,Manz 表示,尽管晶硅电池的最高效率可以达到24%,但其对应的成本也会非常高。而Manz 生产的CIGS 产品直接就是组件。如果以组件来比较的话,国内目前主流多晶硅的平均效率是在15.5%、15.6% 左右,CIGS 的效率是14.6%,两者相差不大。但从发电量来看,同样投资一兆瓦的电站,CIGS 则要高于晶硅系统约10%,这在很多地方已得到验证。
“根据我们在云南石林的1MW 项目近两年的运行情况来看,衰减并不明显,甚至没有看到出现衰减的情况。”Manz 相关人员表示。
设备的本土化
Manz 规划的另一个增加CIGS 竞争优势的筹码是,通过将设备制造部分转移至中国,利用中国具有的低人力成本、巨大的市场机会,来进一步降低CIGS 产品的成本。
“在未来两三年,Manz 的策略就是要在中国建立自己的工程部门。以前的设备开发是由德国来做,这让我们把握市场和客户需求的敏锐度方面有待提高。”
据了解,目前Manz 的设备是在德国制造的,由于制造成本较高,因此销售到中国的市场价格也比较高,其竞争力被削弱。因此,该公司希望未来在中国设立一个工程部门,并从最初针对客户的需求进行设计时就考虑到在中国生产的可能性,以此来降低成本。
除了降低成本方面的考虑,Manz方面认为,本土化生产还可以缩短设备的生产时间,当把制作期从6 个月缩短到2~3 个月时,将对整个产业带来非凡的意义。
此外,本地化还可以提高其服务维修方面的能力,这是客户非常重视的方面。
对于晶硅与薄膜二者之间的关系,Manz 表示,从长远角度来看,薄膜和晶硅两者将是并行的。中国这些年在晶硅电池上的产能过剩,对薄膜市场的技术和产能扩充带来阻碍,因为晶硅太便宜了。但是,在未来五年之内,等薄膜产业规模跟上,加上晶硅行业内经过一轮优胜劣汰的洗牌,市场会逐渐增加对薄膜太阳能电池的需求,CIGS 将因此成为未来的另一个主流。
因此,除了CIGS 薄膜光伏技术,Manz 同样重视晶硅光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