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碳市履约顺利完成 拍卖规则将改

2014-07-22 11:07:27 太阳能发电网
7月15 日,广东试点以98.9%的企业履约率完成了首年履约。在经历了一次延期之后,最终182家企业在配额注册登记系统提交配额完成履约,18家企业符合要求转为报告企业,剩余2家企业没有完成履约,配额履约率达到99.97%。 广东是目前仅有的要求企业有偿获得部分配额的试点。作为检验企业对

  拍卖机制有待优化

  在过去一年中,广东省共举行了5次有偿配额拍卖,共成交1112万吨配额量,占2013年碳交易总量九成,一级市场作用不言而喻。

  不过,观察5次拍卖活动,情况并不乐观。其中仅第一次拍卖所有配额全部竞拍成功,其余4次拍卖都有配额剩余。第四次竞拍的有效申报量不到预发放配额的一半。在五次拍卖中,广州碳排放交易所共发放有偿配额1546.5万吨,而交易成功的配额量为1112万吨,剩余配额近三成。

  钱国强表示,拍卖市场的这种情况说明企业不缺配额,配额分配比较宽松。从供需角度来看,配额供应较多,稀缺度有限。

  五家不同行业的纳入企业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虽然已经按照要求参加了拍卖,也履行了社会责任,但是仍然遇到拍卖手续复杂、对减排促进有限、拍得配额无法流转等问题。

  “有偿获得碳排放权是碳市场发展趋势,广州在市场发展之初就实行部分配额有偿发放,是很有价值的尝试。”王遥说,从控排企业的实际需求来看,当前阶段合理的市场结构为“一级市场为主、二级市场为辅”。而想要更好的发挥一级市场的作用,需改善目前一级市场设计上的不足。

  王遥说,首先可以对门票制度进行优化。所谓“门票制度”是指企业需先拍卖 3%有偿配额获得“入场门票”,再获得97%免费配额。这种设计提高了企业参与碳市场的门槛,对于那些因行业发展周期原因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一次性支付 3%的配额资金给其现金流带来巨大影响,也遭致了较强的抵制。因此拍卖制度需要进一步优化,要考虑到给企业,特别是经济效益不佳的钢铁、水泥企业,带来履约成本过高的现实。

  其次,建立透明的配额分配纠错机制。再次,引入机构投资者,适当放开一级市场。目前广东已经形成全国规模最大的一级市场,但这一市场的运行尚未进入良性循环之中,其资金使用的关键环节受阻,使其面临“进退两难,骑虎难下”的局面。广东可学习湖北经验,将部分储备配额和拍卖剩余配额对外部投资者进行放开。允许一定比例的配额流入到投资者手中,有助于市场活跃性。

  从目前的方案来看,上述部分意见已经出现在了广东新的配额分配方案中。

  不过,一家电力公司的节能主管认为,投资者进入市场不能以获得收益为唯一目的,这样“企业就成板上鱼肉任人宰割了”,他希望投资机构的介入能够提高资金和成本的流动性。



作者:张晴 危昱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责任编辑:wutongyufg

太阳能发电网|www.solarpwr.cn 版权所有